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章 號院的屋子

忙完空間裡的規劃後,劉平安就起身掀開了被子怪的封印。麻溜的穿好了衣服,將那六十斤小麥磨好的麵粉直接給放進了堂屋的麵缸子裡。這破罐子破瓦片的,也不值得了幾個錢,還又大又笨重的,以前在這兒住的老兩口就索性直接扔在了原處。有半年功夫沒人用了,雖然蓋著木板,但是裡面還是一底子的灰。

這個簡單,都不用太極圖出手的,磨面就算了,這打掃衛生自己的精神力這麼一掃,直接就裡裡外外的來了個大清洗,就將這五十來斤的麵粉放了進去。順便將整個房屋的灰塵又掃了一遍,還別說,這積累了半年功夫的灰塵還真不少,直接有兩三斤,直接收進去了自己的小世界丟到一個小山包上,為自己的夢境空間增加增加底蘊,積少成多。

看了看這屋子裡的陳設,廚房的灶臺靠著窗戶,裡面連線著倒座房裡老兩口給自己盤的火炕,冬天做飯的時候將灶臺與火炕的連線口開啟,一天三頓飯用靠近火炕的大鍋燒飯,一個晚上被窩裡都是暖烘烘的,整個冬天都不會冷。距離案板較近的是小灶,一般是用來炒菜的。

要是等天氣轉暖和了,又不想再次動手封閉灶臺與火炕的連線口,也可以用小灶來做飯。不過這年頭的人們都是自己蒸饃、蒸窩窩頭的,而且家裡的人多,一臺小灶可能一年做不了一家人的飯,所以這個洞,等到冬天出了“九”之後一般都會被封上,畢竟一年也就麻煩這一次。現在這種火炕的設計,在北方的農村還很常見,通常都會將廚房建在一家之主的屋隔壁,現在還在用。

不過聽說好多農村正在計劃燃氣下鄉,對村裡的人宣傳不準在燒這種柴火灶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我回老家的村子裡是就見村長來我們家統計這事情了,也宣傳了要通燃氣的事情,不過每天早在自己二樓房間起來的時候看到家家戶戶煙筒裡冒出的煙火氣,好像、貌似效果不咋好。不知道各位在老家農村有房子的讀者大大們那邊是啥情況。

不過劉平安現在住這倒座房對面的正屋,再說了,以他現在的體質還真就用不上這個火炕。

看了一眼這黑洞洞的灶臺,下面還有些灰色的灰燼沒有處理乾淨,兩口鐵鍋倒是不知道哪裡去了,是被老兩口買了,還是被自己的好鄰居給順走了,咱啥也不知道,反正來的時候就這樣了。灶臺下面還堆積著一些木柴,零零散散的,看樣子都不夠燒一頓飯的。

不過這放了大半年的幹木柴引火效果肯定不錯。也就是老兩口的三間房子夠大,兩間正房加一個倒座房能有個70來平米,這才能有地方在這靠近倒座房的角落裡盤一個連線火炕的灶臺。

要是像賈張氏那樣,一家三口人擠在一個30來平的小房間裡,做飯用的一般都是生鐵鑄造的小爐子,連個煙筒都沒有。條件好一點的用燒蜂窩煤的爐子,條件差一點的乾脆直接就是三角火盆。

這都是沒辦法的事情,就那麼大點的空間,這會兒北京人均房屋居住面積不足5平米。賈張氏一家30多平的房子都算好的。賈東旭自己這一代人也算是這四九城的本地人了。

解放後國家在農村鬥地主,分土地;在城裡面也是會給當地人分房子的。像解放前就住在這院子裡的人們:前院的閻埠貴一家,易中海、何大清,後院的聾老太、許富貴、劉海中一家的房子都是歸他們自己家的。至於這麼大一座院子的主人,早就在我軍接手四九城後,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只有像劉平安這種不知道從哪裡跑來的外來戶,還有後來街道辦幫助軋鋼廠或者其他單位安置的人員住進來後才需要每個月交房租的。

這會兒軋鋼廠正在整合公私合營的事情,還沒有正式的對外擴招,距離巔峰時期的萬人大廠的規模還不到一半。不過自從婁半城識趣的不管軋鋼廠的日常後,國家已經下大力氣扶持廠裡的生產建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