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8章 【太極拳】

張松溪回來之後,張三丰就將太極拳、太極劍兩門功夫傳授給弟子們。 “我這套太極拳和太極劍,跟自來武學之道全然不同,講究以靜制動、後發制人。”他一邊演示一邊講解道。 他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面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說道:“這是太極拳的起手式。” 跟著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口中叫出招式的名稱: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 眾弟子目不轉睛的看著,但除了項南之外,武當六俠對這門拳術,理解起來都有一點困難。 覺得這拳法慢慢悠悠、磨磨唧唧,緣何能與人對戰,這不是在開玩笑麼?! 但又知道這門太極功,師父已經研創了十數年,料想一定是非同小可。自己之所以看不懂,不是師父的錯,而是自己愚鈍,沒看明白,因此依舊是認認真真的看著。 約莫一頓飯時分,張三丰使到上步高探馬,上步攬雀尾,單鞭而合太極,神定氣閒的站在當地。 他雙手抱了個太極式的圓圈,說道:“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 當下細細的解釋了一遍。 眾人認真仔細的聽著。 只感覺這門拳法玄奧無比,艱深難測,實在不容領悟。因此只是牢牢記住師父的教誨,日後自己再詳加琢磨。 只有項南早就會太極拳,因此在聽的時候,與自己所悟互相輝映,互相對照,頓時大有收穫。 項南所領悟的太極拳,跟張三丰的太極拳比,可以說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各擅勝場,不分伯仲。 雖然招式、變化略有不同,但核心卻是相通的,都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以逸待勞,以弱勝強。 不過張三丰的太極拳更偏重於“守”,而項南的太極拳則更傾向於“攻”。 這是個人風格的不同,並無高低強弱之分。 …… “你們都聽明白了麼?”張三丰教完之後,看向眾弟子道。 眾弟子紛紛回答。 像俞蓮舟、張松溪領悟的最多,能領悟五成左右。而宋遠橋、俞岱巖、殷梨亭、莫聲谷,都只領悟三四成。 “這也罷了。這門武學從未有過,你們要學自然艱難,慢慢領悟吧。”張三丰點點頭道,並不覺得奇怪。 這門武功講究“以靜制動,後發制人”,跟武林中主流的“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的武理相悖,所以要接受起來,自然比較困難。 也就是武當七俠之前所學的武功,也都暗含“後發制人、以靜制動”的武理,所以第一次見,還能夠領悟三四成。 換做是其他門派的話,就算再聰明的弟子,第一次見到太極拳,能領悟一成就算不錯了。 “太師父,孩兒都領悟了。”項南開口道。 “哦,好、好,既如此,咱們倆搭搭手。”張三丰一聽,滿意的笑道。 項南點點頭,來到張三丰跟前,“請太師父指教。” 隨後亮出起手式,向張三丰攻去。 張三丰雙手圓轉,運拳格擋,每一招都暗含太極陰陽之變化,極盡奧妙。 而項南也不簡單,他在太極拳上的造詣,已經足足有兩百年時間。對這門拳術的打磨、領悟,不比張三丰弱。 因此兩人打得可以說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無數精妙的招式、變化都被展現出來,讓武當六俠都看得目眩神迷、讚歎不已。 他們原本都不太理解,太極拳這等慢慢騰騰的拳法,如何能夠制敵。 現在看到項南、張三丰的演示之後,才曉得這門拳法的厲害之處。 …… 拆解了一千招之後,項南見仍不分勝負,隨即化柔為剛,改以【左單鞭】、【右單鞭】、【撇身捶】、【肘底捶】、【掩手肱捶】、【進步栽捶】、【進步搬攔捶】等剛勐招式對敵。 他甩開兩條長臂,如鋼鞭、如大錘,朝著張三丰的薄弱之處勐攻。 項南練過釋迦擲象功,龍象般若功,以及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單臂之力重達千鈞,堪稱天下無雙。 再加上他精通獨孤九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