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個月,項南的確不斷地在殺人。 貪汙腐敗的官員要殺,欺男霸女的流氓要殺,裝神弄鬼的巫婆要殺,坑蒙拐騙的柺子要殺,蠱惑人心的邪教要殺,搶劫殺人的土匪要殺…… 從京城到下面的省府州縣,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次當眾行刑,都不等到秋決了,就直接砍頭。 砍得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殺氣沖天。嚇得七位阿哥、朝中百官,名流士紳、富商地主,甚至街面上的流氓混混,都膽戰心驚。 七位阿哥現在是明白了。項南讓他們七人去各部任事,看似是給他們爭儲的機會,其實是把他們放在烤架上烤。 畢竟項南不是康熙爺。康熙晚年之所以會發生九子奪嫡,主要還是因為他執政後期,過於寬厚仁慈,別說對自己的兒子多慈愛,就是對貪汙受賄的臣子,往往都網開一面。 由此導致康熙末年,貪腐盛行,國庫空虛。雍正繼位的時候,國庫只有八百萬兩白銀。而也因為康熙爺的寬仁,不捨得重責,所以九個兒子才爭鬥不休。 相比康熙爺,項南就狠多了。 按他自己的說法,繼位以來,一半時間都在打仗。滅準葛爾,平大小金川,徵安南、收呂宋,出征羅剎,吞併歐洲、天方、天竺…… 神武聖功,和歷朝歷代的皇帝比,都是獨一份的。 而且項南聰明絕頂,鋼廠、玻璃廠、火器廠、鐵路、列車、蒸汽輪船……全都是他發明創造的。 並且,他極善理財。在他繼任以來,國庫年年結餘,現在儲銀已達二十億兩白銀之巨,不敢說後無來者,起碼也是前無古人。 也因此在這樣一位聰明絕頂,又心狠手辣的阿瑪跟前做事,他們想躺平都不行,必須要努力工作,而且還要謹小慎微,一舉一動都要小心在意,不能被皇阿瑪挑出一點錯。 可以說,比當個富貴王爺慘多了。 而且要是誰敢亂動心思,真的被項南查出來,那可就是滅頂之災。 到時候,不僅爭儲無望,還會被關入宗人府,一輩子都出不來了。因此他們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唯恐行差踏錯。 眾百官見項南整頓吏治,是真的敢殺人。看著那麼多人頭滾滾,他們也是嚇得心驚膽戰,不敢麻痺大意,行差踏錯,唯恐自己也成刀下之鬼。 因此一時間,朝廷吏治都為之一新。 …… 乾隆三十二年,琅嬅含恨離世 她原本體質就不算太好,再加上年紀已高,已近六十歲的年紀。何況幽閉宮中,心中抑鬱不已,由此導致身體一天比一天差。 最終,在多半年後,琅嬅終於支撐不住。 得知她命不久矣,項南念在多年夫妻之情,特地來到長春宮探望她。 就見她已經將皇后的衣冠穿戴上了,而且還盛裝打扮過,看起來倒還有幾分光彩,只是眼神黯淡無光,可見已命不久矣。 “臣妾參見皇上!”見到項南,琅嬅掙扎著還想起身。 項南連忙上前,將她給扶住了,“好了,不要動不動跪來跪去的,你知道朕最不愛這些。” “是,皇上一向仁愛寬厚,是臣妾辜負了皇恩。”琅嬅低頭認錯道。 結婚這麼多年,項南的表現算是相當不錯了,對所有嬪妃都是一碗水端平,對所有嬪妃都是和和氣氣,有說有笑的,沒有擺著皇上的架子。 只是她為了幫永璜奪位,再知道項南是被兒子害死時,不僅沒有悲痛,沒有為他伸冤,甚至還聯合永璜一起篡位,真的是對不起項南幾十年的情誼。 “別這麼說。你是永璜的生母,再加上當時朕已死,你為他考慮並不算錯。”項南擺擺手道,“只是朕身為皇帝,這件事不得不這麼處置,你不要怪朕就是了。” “都是臣妾的錯,臣妾怎麼敢再怪罪皇上。”琅嬅垂淚道,“是臣妾教子無方,沒有管教好永璜,以至於他有今天,臣妾真是萬分悔恨。” “也是朕的錯。朕本不該給他不切實際的幻想。”項南擺手道。 他一直都沒想過要立永璜為太子,但卻讓他做了近十年的監國,等同於皇帝無異。 這樣做無形中助長了永璜的野心,以至於在他覺得自己要被皇阿瑪收拾的時候,才決定鋌而走險。說到底,有他自己的責任,也有項南和琅嬅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