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時等優勢,勝負難料啊。”

許敬宗認為張超有些冒險,打了幾個勝仗,就有些看不清形勢了。

“沒有六部了,是五部半。”蘇定方是支援打過去的,他幫著說話。

“可旁邊還有個野利部呢,他們還有五千騎啊!”馬周也加入發言,野利部跟洮州一直有點過節呢,那也是幾萬人的部落呢。

張超笑笑。

“哈哈哈,又不是隻有冶利人有幫手,我也有幫手!”

馬周等文官們一頭霧水?

幫手,哪來的幫手,難道是指平夷軍?這才多少人,而且真打起來,這些人未必靠的住啊!

又加更一章,還欠10章了,債務又減少了一些!你們是欺負我現在存稿沒有了啊,要是還跟以前一樣有稿子,我再來個日更五萬!哎,說多都是淚啊!誰叫我沒存稿了呢。。。(未完待續。)

第373章 等的就是今天(第五更)

等五更送上,4200票加更!

秦漢以前,青海一帶被稱為羌戎之地。

諸羌名目繁多,党項羌、雪山羌、白馬羌、白蘭羌、白狼羌、白狗羌等等,這些羌部一直生活在青海以及藏北、川西等一帶。

到了七世紀,也就是此時,青藏高原活躍著許多部族。

除了山南的悉補野部,也就是吐蕃本部外,還活躍著許多大小部族。

其中勢力很大的就有阿里地區的象雄部,以及藏北羌塘高原的蘇毗兩大部族。而在青海地區,則有吐谷渾一家為大,另有附屬的党項,還有依然獨自生活的白蘭羌、多彌、白狼羌等部。

比如冶利七部是吐谷渾族,本是鮮卑一支,後改族為吐谷渾。他們在河曲一帶遊牧,在他們的西面北面一帶,則是党項諸部。

越過積石山脈,則是白蘭羌,再往南是多彌,再往南就是蘇毗部。

白蘭羌的位置大約在青海的玉樹東北一帶,多彌國則是在玉樹附近。蘇毗在更南面一些。

白蘭羌離白冶利部營地只有四百多里,哪怕繞點路,也不會越過千里。在草原上,千里都不是什麼太遙遠的距離,幾天的行程而已。

“這個白蘭羌,是我們的幫手?”

一群文武看著張超掏出來的那副手繪地圖,被上面精細的描繪給震到了。山川河流,繪製的十分清楚。不是一般的清楚,大一點的河流都有繪製,甚至山有多高都有標記。

山有多高,河有多寬,哪裡是可通行的山口,一一標記的清楚。

這張地圖還有一個驚人的地方,在於上面標註了許多部落的名字,上面還有每個部落的實力。

比如這個白蘭羌,距離白冶利部直線距離才四百餘里,實際路程也不到千里。而這個部落的實力,讓他們有些吃驚,居然有勝兵萬餘!

而白蘭羌西南的多彌國,相距白蘭羌只有二百里,也一樣的有勝兵萬餘。

勝兵萬餘,這個實力可就很強了。

冶利七部,加起來也不過勝兵兩萬。党項羌八大部族加起來,也不過勝兵三四萬而已。

“白蘭羌跟党項羌和吐谷渾算是世仇!”張超再次輕飄飄的說出了一個讓馬周等人激動的事實。

羌人先秦時代就在青海一帶生活了,可為何一直都沒有怎麼成勢,甚至讓西晉時從東北遷來的鮮卑慕容的一支分支給做了主呢?

因為羌人最好內鬥,部族眾多。這些部族可沒有什麼部落聯盟,平時聚族而居,也是遊牧,與其它部族間多有爭鬥,然後他們還記仇。一旦打過一次,那以後就是世仇,動不動就要弄點獵頭之類的。

因此諸羌過了上千年,也沒有形成一個聯盟,更沒有形成一個國家。一直散亂無序,吐谷渾後來,都成了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