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瞭解,大部分都是在長安靠著給人抄寫書信,做些雜事,勉強維持生計。
這些人在長安流連不去,每天抄寫完書信,做完雜事,湊到了幾天的伙食費後就出門,在各個公侯親貴大臣的府邸門口投遞他們寫的詩賦、策文。
希冀著能得到某位貴人看重,從此青雲直上。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不久前會稽人嚴忌靠著幾篇詩賦成功的打動了劉德叔父劉武,躋身為梁王親信,還被授官。
而通常,每每傳出這樣的好訊息後,就刺激著那些本來都快堅持不下去計程車子們,咬著牙齒,繼續堅持留在長安。
前世,劉德河間王宮裡就有十幾個在長安實在撐不住不得不另尋出路,然後被他招徠計程車子,劉德每每問及他們在長安的漂泊生活時,這些人通常都是淚流滿面,談起在長安的艱難歲月,一個個都是痛苦不堪。
劉德也曾跟他們談起過科舉的種種問題,討論過假如要實行科舉,該怎麼實行的細節。
因而,劉德並非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種種細節與方面早在前世就經過無數次推敲。
想著前世的種種事情,劉德繼續道:“彼輩流連長安,每日為生計奔波,屈於市井無賴之下,飽嘗人間冷暖,然,長期不得朝廷重視,長此以往,難免怨懟叢生,於我漢家社稷不利!”
劉德自然是有些誇張。
但是,劉啟卻不得不重視劉德所說的。
原因很簡單,能有資格來長安,做個長漂的,最起碼都是地方上的小地主階級。
否則,他們連函谷關都進不了!
這些人長期困局長安,過著窮苦的日子,時間久了,難保不對漢家皇室產生怨恨。
作為天子,一兩個小小地主的怨恨,自然算不得什麼。
但是假如是一千個一萬個呢?
…………………………………………………………、
抱歉,今天又晚了~~
嗯,丈母孃過兩天要來,所以你們懂得~~~~~~~~
等下12點左右會更一個大章~~~~~~~~~~~~
第四十三節 貓膩
況且,劉啟很清楚,漢家江山的基礎是什麼。
不是軍功勳貴家族。
自秦**始興盛的軍功勳貴勢力,在此時已經開始衰退了。
最淺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秦代的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現在已經面目全非了……
漢承秦制,雖然也繼承了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
但是架不住漢家天子給來個有大漢特色的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
從劉邦開始,但凡天子開心了,傷心了,死了,登基了,立太子了,太后掛了,發生天災了,漢家天子都會幹一件特別沒節操,直接導致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逐漸消亡的事情——賜爵。
天子開心了,怎能不大赦天下,順便給天下子民加爵。
傷心了,朕實在難過,但天下蒼生不可陪朕一起難過,於是再加民爵等級。
新君登基,怎麼可以不大赦天下,再給天下子民加一級爵位?
立了個太子,朕身為天子,立太子這種事情當然要跟天下所有當爹的一起分享喜悅,於是再賜爵一級。
漢家歷代天子都很清楚,秦代的軍功勳爵制度製造出來的軍功勳爵政治勢力有多可怕。
想要毀滅這個可怕的怪獸,蠻來那是煞筆行為。
但是,作為一個仁德天子,遇到了喜事,賞賜天下子民,那是本分。
於是,在秦代強盛無比,能左右國家大政,甚至決定國家意志的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在歷代漢家天子的這一套組合拳下,迅速衰亡。
太宗孝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