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章 爭奪方法

聖朝「領袖」如何產生?

既然由「聖選盟」推舉而來,又為何會有坐次之分?

這種坐次又是按什麼進行排列?

這件事,又不能不說到「聖選盟」內部的架構問題。

雖然這個組織勢力極為龐大,但說到底,也不過只有十三家而已。

(本為十四個家族,第17任「領袖」上任後,將自己出身的那一家多次打壓,將其逼出了金魂世界)

這十三家彼此勢力有強有弱,誰都希望自己家族的子弟能夠最終成為「領袖」。

雖然不乏有一些“恩將仇報”的「領袖」誕生,但多數情況下,自己人成為「領袖」還是能帶來最多的收益。

雖然法令規定「領袖」對各大勢力無法明顯進行偏袒,但總有一些隱性的好處能夠帶來巨大收益。

商議以後,他們共同推出了「領袖候選人」制度。

也就是說,每當新一任「領袖」誕生以前,有意向進行競爭的家族可以推出「領袖候選人」,以此選拔出最終的「領袖」。

但這又產生一個新的問題,即便基本確定了「領袖」會從什麼人中間產生,還是缺乏一個最終的判定機制。

經過多次討論以後,一個較為合理的方式產生了,這也是虛空中最常見的一種選拔方式。

——「討伐之戰」。

綜合了謀略、戰力、人脈,乃至於運氣的鬥爭。

非常公平。

從「領袖候選人」產生,到最終的「領袖」出現,一共要經歷兩次「討伐之戰」。

第一次,是「領袖候選人」坐次的排序。

由於「領袖」必須在六階以下產生,所以這一次「討伐之戰」,世界格位限定在三階。

就拿這一次的「領袖」爭奪舉例。

本次參與競爭的家族共有九個,也就是九名「領袖候選人」。

雖然並未規定每個家族能夠推舉的「領袖候選人」有幾個,但大多情況下,每個家族也只會推選一名。

這九名候選人,在三階時,以“不攜帶任何特殊奇物、超格位奇物及其他人員(不包括召喚物)”的情況下同時進入某個世界。

在“不可故意謀害生命”的規則下,先離開此世界的為「第九繼承人」,第二個離開的為「第八繼承人」,以此類推。

一直到最後留在該世界的,也就是「討伐之戰」的勝利者,為「第一繼承人」。

這樣,基本的坐次就排列了下來。

而坐次的作用也很簡單,就是在五階的「討伐之戰」中,按照順序,擁有“先行進入”的權利進行佈局。

在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討伐之戰」中,規則就會變動。

簡單的說,就是可以“殺死其他繼承人”,並可以“帶著另外四名超凡者”進入。

這樣一來,從領袖候選人誕生,到最後一次「討伐之戰」的期間,就會極為關鍵。

每個家族都會付出大量資源,竭力培養與候選者能力適配的超凡者,以此獲取優勢。

這也是為什麼,當「諾爾·洛厄」見到身為「裁魂師」的安託萬時,會花費大量精力進行拉攏,目的就在於這一次的「討伐之戰」。

目光再次移回「領袖候選人」的坐次上,雖然“搶先進入”的優勢很大,但這一次的坐次排序並不意味著所有領袖候選人都會竭力爭取。

一來,某些職業在前期並不強大,比如諾爾身為召喚系,三階的勢力積累過於緩慢,優勢並不大。

二來,部分候選者會出於麻痺對手的心理,對第一次的「討伐之戰」應付了事,並不在意。

但無論怎麼說,羅鏡這一次的目標「蒂琳·迪莫爾」身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