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拍故事片導演擅長的地方。”
張億謀說的是《渴望》續集結尾處,那段慶祝新世紀到來的畫面。
林曉玲用了五組工作人員在京城各處抓拍普通百姓的生活,最後剪輯出三分鐘的畫面,展現了京城百姓在新世紀的風貌。
在觀眾看來,一下子就過去了,和劇情的關聯不大。
但圈內人認為那三分鐘相當精彩,達到了畫面和情感的統一。
張億謀覺得這種處理方式正好能用在拍攝申奧電視片上。
林曉玲拍過紀錄片和故事片,能很好的把記錄和故事結合起來,抓取普通人瞬間情感的變化,給觀眾帶來視覺和情感的雙重衝擊。(未完待續。。)
第六百三十二章 實用
張億謀考慮過其他人選,最後還是覺得林曉玲合適。
他也在猶豫,倒不是說因為和林子軒的關係疏遠了,而是林曉玲本身已經是國際著名導演了,還拍了一部賣座影片。
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不會給其他人當副導演了。
副導演的身份很尷尬,電視片成功了是導演的功勞,副導演默默無聞。
觀眾看一部電影,只會記住導演,誰會關心副導演啊。
而且,如今林曉玲成為青年導演扶助基金的負責人,幫助青年導演拍戲,在圈子裡名聲大振,有了第六代導演領頭人的架勢。
現在林曉玲和張億謀還沒辦法相比,作品數量和獎項都不行。
但以後誰也說不準,年輕就是優勢。
這是張億謀和林子軒商量的原因,做副導演可能沒辦法出名,不過也有好處。
這是申辦奧運會,在其中出一份力就有功勞,是一份資,以後拍電影遇到什麼事兒,各方面都好說話。
這個話張億謀沒有明說,林子軒能夠理解。
自從《活著》被禁,張億謀一直向著主流靠攏,從表面上看效果顯著。
在八十年代,影評人批評他向西方販賣愚昧和落後。
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影評人指責他粉飾現實,屈服於市場。
有導演這麼評價張億謀:他會一次次的看形式調整自己的位置,其實看他調到什麼位置你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不少圈內人認為一個好端端的具有深度和批判性的第五代導演,先去投誠市場,又去趨近體制,從此再也拍不出合格的電影。
有記者採訪過張億謀,問起是什麼促使他做出這種轉變,有沒有內情。
“沒有內情,我就是想安心的拍電影。”張億謀這麼回答道。
他沒有像第六代導演那樣非要抗爭,非要拍自己想拍的片子,他的解決方式很簡單,既然這種不讓拍,那我就拍能拍的。
在其他人看來這叫做妥協,他覺得這是講究實際。
你抗爭了,被禁了,拍不了電影,浪費多少時間,還不如好好的幹活。
按照這種邏輯,張億謀應該是實用主義者。
這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很多人覺得張億謀是農民出身,這是一種誤解。
他出身知識分子家庭,母親是醫生,父親是軍官,爺爺是當地的大戶,他只是到農村插了三年隊。
不過這種出身在當時被稱為黑五類,無論是考學還是當兵都過不了審查。
張億謀為了突破出身的限制,在鄉下替老百姓畫主席的畫像,迅速得到了當地百姓的好感,由於會打籃球,被特招進了棉紡廠當工人。
攝影技術讓他在棉紡廠從車間調到了工會的宣傳隊,成為一名文藝工作者。
他這才有機會破格進入電影學院的攝影系,變成如今的大導演張億謀。
這就是一條逆襲之路。
對張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