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公子昂出使韓國,韓迫於魏國的壓力。同意了魏惠王的換地要求。

此後,魏惠王又用列人、肥、榆次、陽邑換取了趙國的泫氏。泫氏是河東與河內之間的交通要道。從安邑向東。透過泫氏,越過太行山的孔道可以到達魏國的河內地區。魏國得到泫氏後,原來聯絡薄弱的河西、河東與河內、大梁兩大版塊的聯絡加強了。魏惠王得到泫氏後,用鹿從韓國換取了太行山的重要交通孔道軹道。透過軹道,從安邑可以直接進入到魏國的河內地區,比泫氏更方便。魏國在得到這兩個交通要道,魏國的河西、河東與河內、大梁兩大版塊就成了一個整體。

魏惠王透過這一系列的換地,把對魏國來說不是很重要和不易控制的一些地區給了趙、韓,卻得到了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和趙、韓插在魏國境內的軍事據點,魏國的形勢更有利了

公元前361年,魏國遷都大梁。這是開封歷史上的第一次建都。

遷都以後,魏惠王苦心經營,把大梁城建造得規模宏大、堅固無比。他所建造的大梁城周長達30餘里,有12個城門,城牆高約5丈,護城河四面溝通,又寬又深。城內大街長約10裡,居民約有三四十萬。大梁是戰國時期最堅固的都城,也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當時諸侯各國中規模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城市,惟有齊國的都城臨淄。

大梁不僅陸路交通四通八達,而且周圍水系眾多。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對大梁西邊的圃田澤進行整修,引黃河水南下入圃田澤,把圃田澤改造成了方圓3裡的巨大湖泊,然後鑿溝修渠,從圃田澤引水到大梁。在此後20多年間,魏惠王命人向東南繼續開鑿,使水系工程不斷拓展,經現在的通許、太康,一直延伸到淮陽東南流入潁水,最後匯入淮河。這些水系工程相互連線,交織成網,形成了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兩大流域的人工運河——鴻溝。鴻溝就象一條四通八達的水上走廊,從大梁向四周延伸,連線著豫東大平原上的眾多的主要河道,形成了黃淮之間的水運交通網。魏國的船隻從梁出發可以直接駛入韓、楚、衛、齊、魯、宋等國,促進了魏國與各國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憑藉巨大的交通優勢,大梁城在短短十幾年間,便一躍而成為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富甲中原的商業大都市。

魏惠王遷都大梁使中原各國的競爭驟然加劇。惠王是有史明確記載的第一個在開封定都的國君,對開封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歷史貢獻。他所修築的大梁堅城,奠定了今日開封城的基礎;他所開鑿人工運河鴻溝,使開封城四周水道暢達,景象萬千,頗具名都氣象。時至今日,開封仍以多水而著稱於世,享有“北方水城”的美譽。

水!趙明眼睛一亮,他看著潺潺東流的河水,忽然間有了計較,金兵精於馬戰,但是汴梁城四周是水,如果自己能夠在未來金兵圍攻汴京的時候靠水路找到擊敗強敵的方法,倒也不失一條妙計!

想到這裡,趙明不由得加快腳步大步向著那座宮殿走去,一路上出了石牆堆砌的房子外其他的竟是安靜的躺著一具具陰森恐怖的白骨,還有一些散落在地上的生了綠繡的鐵片子,或許是遙遠的兵刃吧。只是因為時間的原因,而成為了廢鐵。這些東西在黑暗中時而發出幽綠的光芒倒也是讓人看起來格外的滲人!也就是趙明膽子大,他大步邁過一具具陰森的骷髏,徑直的走進了偌大的宮殿!

說是宮殿,那是因為那些宮廷的建築依然還在。但是其他的空暇出已經沒有了草草花花,偶爾能見到竟是一具具白骨,趙明暗道:“看來真的不知道這是什麼時候,黃河決堤將堂堂的大梁城給一下子淹沒了,正所謂開封城,城摞城大概也就是如此的由來!“

趙明一邊想一邊的往裡面的宮殿走去,就在趙明想繼續前行的時候,忽然間一種趙明很意外的顏色吸引著趙明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