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3)
主持人:應該說,在這一點上,莊子給我們的建議是非常明確的。莊子之所以有如此明確的觀點,是不是跟莊子所處的環境有關,就是那時,他所聽到或者見到的壞領導、壞君王實在太多。
傅佩榮:他也舉了很多例子,如果照儒家的做法,有的是忠臣,有的是孝子,下場都很慘。這種故事舉多了之後,就覺得應該找一條可以活命,又可以把事情辦完的路。莊子就在這個地方下工夫。我們如果沒有辦法瞭解莊子這一部分的話,我們有很多人生的困惑,憑什麼問他呢,他又怎麼回答我們呢?
主持人:這樣說的話,我們更願意聽聽莊子能夠給我們更加具體的操作辦法,譬如,過去很多忠臣,因為直言進諫,最後被昏君給害死了,所以感覺忠臣老是沒有好結果。但是,怎麼樣才能夠既影響所謂的領導,同時又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莊子有什麼特別具體的建議?
傅佩榮:莊子舉的很多例子都非常有趣,譬如,有一個人長得奇形怪狀,身體殘缺,他替國君做事,久而久之國君覺得這個人非常正常,因為他的脖子很粗,結果國君看他看習慣了,見到別人,就覺得別人脖子太細。這個人跟國君在一起,國君不覺得有任何壓力,同時又很信賴他。可見你要讓上級信賴的話,需要智慧,整個莊子的思想,重點放在智慧上面。譬如,他如果像嬰兒,你跟他像嬰兒一樣;他如果不注重威儀,你就跟他一樣不注重威儀;他如果想怎麼樣,你就跟他怎麼樣。換句話說,要把國君當作一個主動的物件,好比是兩個人跳舞,他主動,你就被動,順著他,讓他帶著你走,然後在關鍵的時刻,再給他一些暗示,讓國君覺得,這是我自己的主意,你沒有給我建議。做到這一步就不錯了。
主持人:這裡面似乎暗含投其所好的痕跡,當然又有因勢利導包含在其中,這是不是有點像打太極拳的感覺?
傅佩榮:確實是,道家基本的原則是柔弱勝剛強。領導者,屬於剛強、陽剛,那我就是陰柔,我是你的下屬,我當然順著你,你帶我怎麼走,我跟著怎麼走,但是我的陰柔可以讓陽剛不要太沖、太直,稍微調和、調節一下。所以道家的思想像太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可以調和成為一個整體。
主持人:有人說,歷史上那些下場不太好的忠臣,原因是他們不懂得變通,因為他們太剛強、剛烈了,他們要去勸說那些君王,往往是用錯誤的行為硬碰硬,可是你要知道,君王不認為他自己錯,反而以為他自己是對的。這樣硬碰硬的話,最後就是兩敗俱傷。如果照剛才那種說法,是不是與一個難以溝通和難以扭轉的上級相處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潤物細無聲?
傅佩榮:對。事實上很多人也認為,儒家好像是硬碰硬的,其實不然,在《論語》裡面,孔子稱讚他的朋友蘧伯玉說,這個人是個君子,國家上軌道,他出來做官;國家不上軌道,他可以“卷而懷之”,把自己藏起來。孔子也對顏淵說過,有人用我們,就出來做官;沒有人用我們,就藏起來,只有我跟你顏淵兩個人做得到。正因為大多數人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孔子才會說,只有他跟顏淵做得到。這種說法與莊子的原則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的差異。由此可知,我們要學會判斷時事,你連時事都不能判斷,硬碰硬,身家性命就沒有了。做壞事的人還是照樣做,那你怎麼辦呢?
主持人:有這麼個故事,您能不能從中給我們分析出點什麼來?大家也聽聽,是這樣的:有一個總經理,他在某一檔案上籤了字,就讓秘書寄出去。結果秘書偷偷地把它壓下來了,因為他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