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熱火朝天

田間地頭燒水做飯,即便是三四歲的孩子,也知道給大人送水送飯。萬人一心,群山可撼,諒山府目前就是這樣的狀態。

另一方面,不從事農業生產的民眾也按照分工在軍衙的安排下進行工作。比如興華製造局的成立就帶動了工業的發展,高衡將十幾萬人中的工匠全部篩選出來,工匠的家人也隨著工匠遷移到城內,製造局被安排在脫縣,共有上千的工匠還有數千家屬在脫縣從事工業生產活動。

製造局以孫和鼎為正,卜彌格為副,宋應星作為總顧問,中西合璧,在脫縣成立。下屬木工工坊、鋼鐵工坊、織布工坊、火銃工坊、火炮工坊和技術研究所等等組織。比如宋應星就是技術研究所的領頭人,專門帶領上百工匠投入到蒸汽機的研究之中去。高衡的要求是在一年內試製一臺樣品出來。

火銃工坊則在卜彌格和南懷仁的帶領下,夜以繼日的工作,研究燧發銃的製作。火炮工坊則在孫氏兄弟的帶領下研究鐵模法鑄炮。原材料方面不用擔心,上文州的鐵礦被戰俘源源不斷開採過來,大量的原材料進入工坊,再轉變成實物。

除此之外,高衡還進行了擴軍,既然有了基礎的人口,那麼兵力也要進行擴大,第一階段先擴充一個旅,把軍隊從原先的六千人擴充成九千人。阮氏支援了數百杆火繩銃,他們自己的火銃工坊也開始仿製火繩銃,在卜彌格等人的監督下,質量可以得到保證,基本上他們手工仿製的火繩銃質量不低於佛郎機人使用的火繩銃,只是生產速度很慢,一個月一個鐵匠爐只能生產一杆火繩銃。

火銃工坊上百工匠,一個月玩命幹,也就能生產五十杆,一年的產糧才六百杆,根本無法滿足三千人的需求。高衡只能先裝備一個火銃營,剩下兩個還是訓練長槍。

至此,高衡的軍隊擁有三個旅九個營,高衡將軍隊重新整編,調整為一個火銃旅,一個槍兵旅加上一個騎兵、炮兵、弓兵混成旅。這是高衡的基本盤。

在此基礎上,高衡還給了蒲德曼一個特殊任務,讓蒲德曼利用出海的機會,也去南洋一帶進行宣傳,將這邊的政策帶去南洋,吸引南洋人士來投靠。

同時,高衡還將手中的糧食進行出口,百萬石糧食留一半作為口糧即可,剩下的都可以出口,崇禎十六年的光景,北方已經是有價無市,你有錢都買不到糧食,物價飛漲,一石糧食甚至超過了十兩白銀,就連南京城內的糧價都突破了四兩。

兩廣地區雖然還比較平穩,但是也要三兩銀子。各地都是民不聊生,但這時候高衡進行介入,以二兩銀子的價格直接向官府出售糧食,各地官員當然樂於接收,這反手一賣就是一兩銀子的差價,並且高衡的糧食品相上等,這種大米,能賣出四兩銀子的高價。

這還僅僅是在兩廣地區售賣,實際上,收購的官員大戶都不是傻子,怎麼可能在當地售賣,而是利用各種渠道將糧食給拉到戰爭地區,拉到災區去賣,甚至能賣出二十兩銀子的高價。

這可不是胡說,按照歷史記載,崇禎十六年的陝西華州,糧食已經賣到了二十三兩銀子一石的超高價格,即便是蘇湖熟天下足的松江府,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糧價也突破了五兩銀子。

高衡不管那麼多,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變現,把糧食換成現銀,五十萬石糧食,透過鎮南關、廣州、雷州半島等幾個地方銷售出去,拿回來的就是百萬兩現銀,高衡將這些錢全部投入到軍隊和工坊的建設之中,很快這些工作就有了起色。

而好巧不巧的是,高衡控制的地區,正是安南最大的產煤區。後世學習地理的人都知道,越南的煤礦資源就分部在廣寧省和紅河三角洲地區。而高衡控制的諒山府和新安港,正處於這兩塊地區之中,煤礦資源極其豐富。

正好手頭有數千戰俘,除了一半人被派去開採鐵礦之外,剩下的人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