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自然是熱情多了,指點他們少走彎路,更快更省的走完流程。
……
1998年11月,王啟年幾個低調辦了手續,將“小夥伴文化有限公司”的牌子給樹了起來。
王啟年擔任公司的董事長,佔70%的股份,剩下的郝藝、李解和杜傑,都是10%的股份。
公司以王啟年為首,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無論哪個年代創業想要成功,往往要看團隊領頭人的能力和威望。
如果領頭的那個人都不行,團隊多半也不行,創業失敗機率就很大。王啟年成為控股股東,佔公司70%股份,大家並沒有任何不滿之處。
可以說,公司最值錢的部分,就是王啟年!沒有王啟年全心全力的工作,小夥伴公司再多的股份,也一錢不值!
王啟年擔任了公司的董事長之後,其他的幾個小夥伴,人人都是董事。
公司的註冊資金,自是眾人剛剛捂熱的50萬元的獎金。這50萬元資金,從驗資賬戶上轉到公司基本賬戶上,之後,這部資金的使用,並不是用於投資拍電影,而是先花費了40萬元,在學校附近買下一棟面積約100多平米的舊倉庫。
未來公司也是打算以這個舊倉庫,作為辦公地點。
這個舊倉庫,自然是不如寫字樓體面。
但問題是物廉價美,經濟實惠。
直接花錢買了下來,今後開發商想要開發周邊的地產專案,光是拆遷費,估計至少可以賺十倍以上。
至於把錢都花的七七八八,也不要緊。畢竟,他們現在僅是把公司註冊起來,接下來公司的資金來源,還是等《命運之門》電影票房到賬。之後,公司的資金方面,將會變得相對的寬裕。
當然了,僅有辦公室還是不夠的。
影視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才,所以,王啟年很快“扯虎皮,拉大旗”,將之前《命運之門》劇組中的一些人員,紛紛給招攬到公司,成為簽約藝人。
張晶晶、溫崢嶸兩女,雖然是同屆同學關係,但她們畢竟是北影表演班出身,未來前途比較光明,所以,對於加盟小夥伴文化公司,將經紀協議簽約給這個新成立的皮包公司,還是比較遲疑的。
要是王啟年他們再拍一部電影,估計北影學校裡面有大把的師生,會願意籤電影的合約。但把自己長期的經紀合約,籤給一家剛剛註冊成立,沒有什麼底蘊的公司,這些前途比較光明的表演班嬌子們,很少有人會冒這個風險。
不過,高壯、王小強、楊薇薇三人,在王啟年新公司的招攬下,欣然與小夥伴文化公司簽了長達五年的經紀合約。
另外,燈光師趙老三和劇組老李,原本也是長期待業狀態,之前與王啟年合作,相對比較愉快。所以,在王啟年的招攬下,趙老三和老李都是猶豫了幾天後,便籤約加盟小夥伴公司。
這裡面老李的運氣最好,王啟年讓他暫時去當總經理和公司的藝人經紀部的經理,上任之後,公司的日常管理和經紀業務,都讓老李去頭疼了。當然了,若是公司能發展起來,這個位置也是位高權重,油水很足的。
趙老三則是公司攝影燈光部的經理,實際上,是管理和保養將來公司的燈光和攝影器材。有片子開拍的時候,他還是擔任燈光師的。
其實,在王啟年看來,這些搞幕後工作的,可能比演員更重要。
演員其實是過剩的,隨便去招,全國各地都能招攬一大群。但非常有經驗的幕後工作人員,將來絕對是稀缺人才。
限制影視作品產量和質量的,還真未必是那些臺前被媒體關注的演員的事情,幕後這些無名英雄,其實,才是影視工業真正的根基。
當然了,公司簽下這些員工,每個月還需要支付他們工資,底薪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