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元神與天地直接交感之後。經歷幻劫不迷,此時元神穩定凝固,重新與意識之感相合,恢復肉身本有之感。但是此時肉身已歷變化,意識之感受元神洗練清明,與之融合而名為心!

心與神識是一還是二?只能說用則是二,歸元是一。但是卻需要修行人做一步功夫,那就是將心與神識融合煉化,這一步也就是陸正在樹上入定,感悟天地之聲之後,達到的境界,神識所在,心亦所在,心之所在,神識隨往,形神變化不二,斯感真如常在。當然了,陸正所感悟的天地之聲其中玄妙卻遠遠不止如此。

既然有了心,已經能用心卻感受天地,但是還要做一步功夫,那就是返觀其心。如同知身境化顯元神感應其身一樣,此時需有心中之心感應其心變化,通透心之內外,得心之本相,方能知心。

修行界中道門和佛門在此處,法訣就有極大的差異,知心之訣為門內秘傳,即便是道門十一宗之內,知心之訣也是不一樣的。但陸正哪一宗的法訣也沒用,他是在荒未央和御龍訣的提點之間,結合天地之聲的感悟之中,自己進入知心境的。

那就是他感悟的心之七情,以七情知心,不僅如此,陸正還以此知天地萬物之心。佛門之中的法訣,到此是觀此心是妄,直接將心給摘去了。而道門之中的法訣,往往是將心觀虛,以見天地之心,那陸正所觀之心屬於哪一門呢?只能說,哪一門都不是,卻是有著御龍訣的影響痕跡。

心是什麼?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或者是這個問題有著千百萬種答案,無論佛道,都只是指點了一個方向,即便如佛門的觀妄證空,每個人所證的空的確是相同的,但是證空之後對於每個人的影響卻仍舊是不同的。而且證空之後是有心還是無心呢?這是佛門內的高深法訣了,陸正自然不知道。

不管怎麼樣,每個修行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心,所以才有知心境這個境界。這是聖宗所定下的名字,其實在知心境這個名中,聖宗其實也隱約透露出了答案,不管是佛門觀妄證空,或者是道門觀心是虛,其實所達到的境界都可定名為知心。

此心無疆無界,隨意而感,隨念而生,主宰一身而有力,此力從元神、元精和元氣凝聚而來,在神識與心相融之際而生。因此,由心而言,此身如器,可為心所用。

那麼心之所向為何呢?此心又有何用?答案是無所向,亦無所用。修行人到此地步,不可妄自動念,否則即受自欺。若心有為,不入魔即入邪。

何為魔?何為邪?此心本是元神內外交感而生,因定中清明而有,並不是說七情便是心,而是因七情可見心。若從道門而言,此心非有非無有,要在虛而能容,能容而無所容,蕩蕩然,無可名狀,不可強名。若從佛門而言,此心非實非不實,要在觀妄而證其空,既是妄即同無有,證其空則亦不同於無。而如陸正則是依於七情而發!

那麼魔和邪便是以此交感之中內在躁動之慾為心,落入魔中,以外在所感之情為心,落入邪中。如陸正受魔邪,則是七情躁動,隨其欲所為而為,自喪其本,迷途不返。修行至此,當滅除六慾,安撫七情,歸本還原,安處不動之境,免於有為之亂,回覆本來清明。

到此地步,心不外馳,再度回身,一切心之所受,還回復肉身所感,此時方知肉身亦為我本,心既無為,身亦不成器。如此以無為之功,達心不忘身,身不欺心之境,身心方能通透而相合,如此可稱有我。有我而後有我之所為,所為不離其本,然後可以無所不為,便是知心大成。

如同知身大成即入知心境一樣,知心大成亦是如於知道之境,陸正此時的境界正在於此,可稱聞道之始。道門修行人皆以聞道為小成,到了知道大成,便可稱得道。得道之修行人,便可以傳道於弟子,到了這個地步,修行人便可以開始收徒傳授弟子,為人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