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市場開放

“那時候的家樂福真是讓我吃驚:明亮寬敞的店堂裡放著輕音樂,商品琳琅滿目、數不勝數,五顏六色的價籤和促銷廣告,還有我從未見過的電子收款機”,現年50歲的北京居民劉冰妍回憶道。如今,她還清楚地記得第一家家樂福開業後的幾年裡,由於客流量大,每到週末店周圍都會出現交通擁堵。

但是普通中國百姓並不知道的是,家樂福在北京、上海和武漢開設的第一批店鋪都屬於非法經營。這些店鋪均未在中國的商務部門註冊,只是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許。而且所有店鋪均為家樂福100%獨資所有,這是當時的中國政策所不允許的。

1992年,國務院作出《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覆》,規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6個城市和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5個經濟特區試辦1—2家中外合資或合作經營的零售企業,外資所佔股份不得超過49%,暫不興辦外商獨資的零售商業企業;另外,此類專案必須由地方政府報國務院審批。

90年代初的中國零售市場還由在計劃經濟下成長起來的國有零售商壟斷。覬覦這個尚未被市場經濟環境下成熟的外資零售企業染指的巨大市場,大膽的法國人等不下去了,家樂福率先以不合規矩的方式進入了中國零售市場。

的確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從那時起到現在,不論是從店鋪數量還是從銷售額上來說,世界第二大連鎖零售企業家樂福一直是中國市場上位列頭名的外資零售商。

截至2007年年底,家樂福在中國擁有109家大型超市,年銷售額近300億元。

從1996年開始,包括世界第一大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日本伊藤株式會社、英國樂購和泰國正大等在內的海外連鎖零售商開始大舉進入中國,組建合資企業。

外資企業的運作經驗、管理模式和國際化網路結合內資零售商對本土市場的充分了解和當地的採購和銷售網路,這種合資企業運作模式為這些海外企業和他們的本土合作方均提供了發展的捷徑。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黃國雄說,“隨著中國對零售市場的一步步開放,外資企業爭先恐後地進入中國這一潛力市場”。

1999年6月,國務院批准釋出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把零售業的中外合資合作範圍擴大到了所有省會城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同時外資所持最高股份提高至65%。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承諾在今後的3年中逐步開放其零售市場。到2002年年底,共有300餘家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在中國大陸運營。

2004年12月11日,中國宣佈按照對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全面開放零售市場,取消外資在持股、選址及店鋪數量等方面的所有限制。這一決定為中外零售商鋪就了公平競爭的平臺。

本土競爭

“本土企業在市場逐漸開放的過程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他們從外資企業的運營中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經歷了市場化改革”,黃教授說。

國美電器、上海百聯、北京物美等國內連鎖零售企業透過自身發展或對外併購組建了大型集團。

王宗南曾是全國最大的百貨集團上海百聯的總裁和百聯旗下聯華超市的董事長。聯華的第一家超市與家樂福在上海的第一家店比鄰而居。

“我們從鄰居家樂福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受益匪淺,再加上我們對國內市場的把握和良好的政府關係,聯華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他說。目前,在香港上市的聯華超市在全國擁有3000餘家大賣場、超市和便利店。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購物的那些事兒(2)

家樂福中國區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