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留在手工階段。用上汽老員工的話說,那是架在板凳上用榔頭敲出來的。

當時,國外的同行和媒體在參觀過上海汽車廠後,都不相信能在短期內改變上海汽車製造業如此落後的現狀。幾乎所有的跨國汽車企業在考察過上汽後都對合作失去了信心。

但在不斷的接觸和談判中,美國通用建議採取雙方出資建立合資企業的策略,這個建議得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支援。

1925年,21歲的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曾在雷諾汽車廠的76號車間裡學習當一名鉗工。他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人中最早接觸當代汽車業的一位,也曾親身感受過汽車生產模式創造社會財富的驚人能力。。 最好的txt下載網

桑塔納——成就汽車產業的小轎車(2)

1978年10月至11月,中國機械工業代表團訪問了歐洲6個國家的50多個企業和研究單位,這是建國以來機械工業部組團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同時也比較系統的一次對外考察。然而,通用認為中國還不需要轎車,也沒有生產的條件,特別是零配件的工業基礎太差。法國企業覺得返銷和外匯平衡有問題。豐田正在熱火朝天地和臺灣企業洽談合資。日產只提供下線過時的舊車型……

2002年###主席訪問德國大眾時,新華社從德國沃爾夫斯堡發回國內的一篇題為“###來到汽車城”的報道中提到,1978年###訪問德國時曾來這裡考察德國的汽車工業。他當時就產生了把大眾汽車技術引入中國的想法。1985年出任上海市市長後,他對具體實施上海與德國大眾建立合資企業的計劃給予了許多的指導和幫助。

中國桑塔納之父、上海轎車專案負責人蔣濤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當鄧小平向大眾提出合資合作的建議後)當時的大眾董事長託尼?施米克對此非常積極,他說,“如果中國願意與大眾合作,大眾會放棄目前與亞洲另一國家商洽的合作專案”。他同時承諾:“與中國合作,大眾公司不僅轉讓技術,而且願意拿出一部分資金。”在之前我們與多個國家汽車企業的接觸中,這是唯一既願意轉讓技術又願意提供資金的企業。

代表團回國後不久,大眾就派人到上海考察上海汽車廠,隨即開始了和上汽長達6年的談判。

然而,剛剛走出文化大革命陰影的中國還沒有健全的法律系統,尤其是在經濟領域。此外,雖然1979年中國政府開始允許私人擁有汽車,但在80年代初,一輛百元的飛鴿牌腳踏車對於中國人來說都還是一件讓人幻想的奢侈品。在那個人均月收入不到50元的年代,沒有人敢想象有一天幾十萬元的汽車會走進尋常百姓家。

“我們的討論先從15萬的年產量開始,但是中國人的想法是要利用國內價廉的人力成本來組裝進口的汽車元件,靠出口成品汽車來獲得迫切需要的外匯”,大眾汽車前任董事長(1982年—1993年)卡爾?哈恩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哈恩博士2008年年初在中國出版他的回憶錄中文版,作為上海大眾談判中的德方代表,他專門在書中收錄了一篇關於上海大眾的談判和成立的文章。

為了測試合作的可行性,雙方達成一致,先在上海組裝3萬輛德國大眾的高爾夫汽車。

“而我認為,迅速進入這個在我看來——正如我也一再公開強調的——世界上潛力最大的市場,是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中國當時的汽車普及程度還遠遠落後於奈及利亞(每2500個居民才有一輛轎車),且人均收入很低。我們將私人轎車普及的最低門檻定在人均年收入4000美元左右,而中國的人均收入還遠遠低於這個數字。但中國當時的改革開放政策、這個擁有世界上最古老文化的民族獨一無二的特徵和她5000年的歷史說服了我。”(摘自哈恩博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