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的備忘錄基本都是一些實驗資料和記錄,楊逸剛看不到一刻鐘就開始頭疼了,壓根看不懂,也不想看。
這感覺就像在讀枯燥的數學論證過程,換成蘇娜才可能會興致勃勃的讀下去,可楊逸並沒有這個耐心。
他只粗略的讀了一下,然後看了下這人沒完成的研究,理智就在往下掉,主要是閱讀困難,看得人心煩意亂。
感覺差不多了,楊逸就從桌前坐了起來,前後只花了不到40分鐘的時間。
“博士,你這次起身的時間比之前都要短,是”
智慧合成語音從頭頂響起,這ai似乎監視記錄著楊逸的行為。
下一秒,不待ai說完,楊逸伸了個懶腰又坐了下去,繼續裝模作樣的閱讀起來,時不時露出凝神苦思的表情。
“該死,差點就露餡了。
看來還得多坐一會,不然這ai起疑心就麻煩了。”
楊逸繼續閱讀。
兩小時過去。
楊逸讀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資料,又看了這人近期的研究,只感覺頭疼欲裂,但好歹還是有了些收穫。
【你獲得死眠魔藥(未完成)的部分配方,繼續研究可解鎖完整配方】
系統突然彈出提醒。
這人似乎在試著利用不死病的特殊結構開發新的魔藥,但用途楊逸還沒搞清。
他直接拉到備忘錄的最下面,檢視附錄。
當放大到原子層面時,這不死病的病因終於可見了,被記錄在附錄37裡。
他找到對應的附錄,點選開啟。
隨後一直執行流暢的手機罕見卡頓,並迅速升溫發燙給楊逸的手都燙起了泡。
但楊逸本人卻渾然不知,直愣愣的看著手機裡出現的圖片。
“照片影像會失真,具體得用肉眼去看,我只能以手繪的形式記錄下部分結構”
那是一個幾乎完美的立體結構圖,很難想象能以手繪的形式出現,複雜與簡約兩個完全不搭邊的屬性在這個結構圖裡完成了統一。
楊逸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去形容,只感覺這個結構魅力非凡,擁有球的圓潤、椎體的銳利、正方體的板正,且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割開,形狀都和之前一樣。
這樣的結構,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話,只能稱其為
“完美立方體。”
楊逸不自覺唸了出來,隨後感覺汗毛豎起,因為時間已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金屬牆上顯示的四小時倒計時早在不知多久前就已經歸零,而且楊逸的理智也掉到了74點,已經算是相當誇張的下降了。
要知道這還不是直接看實物,只是一個手繪的立體結構圖而已。
“耗時兩小時三十二分清醒。
博士,你比以往任何一次清醒的速度都要快,看來你的精神狀態趨於穩定了,算是個不錯的好訊息。”
ai開口道,看來那4小時的時間倒數只是催促楊逸閱讀的幌子而已,其實根本沒有時限。
如果換成蘇娜過來,估計會看得廢寢忘食。
楊逸不打算繼續看了,再看下去理智就要低於70了,搞不好不死病會失控。
他不清楚夢裡面的精神屬性加成是否對現實有效,所以理智最好不要低於警戒線。
這裡只是夢境而已。
“怎麼稱呼你?”
楊逸站起來看向天花板,尋找著攝像頭,同時問道。
後者出乎意料的頓了數秒,之後才作答。
“你一直叫我貝塔。”
“好的,貝塔。
那從現在起,我的名字e,就叫楊逸好了!
對的,就這麼叫我!”
楊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