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8章 動盪漩流

啟蒙學堂設在里正家的中庭廂房。

東廂是中級班,十幾個學生。一個老夫子帶著。

西廂是初級班。蕭風進去時有二十多人。先生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無論是中級班還是初級班,都是參差不齊的。

並不是同齡人到了年紀就一同入學。

所以蕭風五歲入學時,同年入學的有六歲、七歲、八歲…不等。

同時,一個班裡,今年入學的、去年的、前年的…都有。

這時代的教育現狀大抵如此。鄉下的更明顯些。

主要是因為師資缺乏。

初級班裡二十多人,最小的蕭風五歲,最大的14歲。

有七人是今年入學的。其中5歲的只有蕭風一人,另外六人都超過7歲,最大的一個10歲。

先生姓於。他先給老學員佈置了功課,然後對7名新學員進行摸底。

沒有意外,這些人大多不識字。只有一人的哥哥在中級班,他認得十幾個字。

於先生心中有了底,開始為他們設定課程。

蕭風那時發燒幾天,睡眠恍惚中醒來時,自己也不明白髮生什麼事。

反正彷彿從遙遠的地方回家,認得父母、姨娘,又彷彿對他們有些陌生。

他年紀尚小,搞不清是怎麼回事。一直感覺渾渾噩噩。

但他一進學堂,卻覺得這裡無比熟悉。

認字,太簡單了。

“倉頡作書,以教後嗣。幼子承詔,謹慎敬戒。…”這蒙學課本《倉頡篇》,他好像十分親和。於先生教讀一遍,蕭風跟讀之後,一覽即可詠吟。不久就能背誦。

於先生因此對他非常喜歡。

這時代的造紙術已經比較發達,紙張價格大大降低。

不過,蒙學課堂,仍然用不起好紙。書寫毛筆字,只能用勉強負擔得起的糙紙。

五歲的蕭風學習寫字時,像模像樣手握毛筆,蘸墨落紙,橫豎撇捺,居然有形有骨。

於先生心中大呼神奇。

他特意走訪蕭風家裡。見到蕭風父親蕭旺,地道農人一名。攀談之下得知,對方也就是在蒙學念過《急就篇》,認得一些字,最多能記記賬罷了。

再細問,蕭家祖上也沒讀書成名的。

對於蕭風的天分傳承,於先生感到難以理解。

於先生名於本初。他也是天目山五斗米教的人。

五斗米教只是民間對它的稱呼。真正名字是“天師道”,其實就是後世的道教。

道教以老子為祖師爺,以《道德經》傳教。不過與老子沒什麼關係。他們傳教的《道德經》,是在老子《德道經》基礎上改編而成。與原版出入也不小。

於本初的祖上,有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于吉,就是在吳郡、丹陽郡、會稽郡一帶活動,後來被吳國皇帝孫權之兄孫策殺死,家族也被清洗。

於家後人從此隱姓埋名,躲在天目山裡避難。直到近些年才敢下山入世。

於本初深感蕭風天賦異稟,於是暗地裡特別關照他。蕭風在學堂路的日子,由此頗為順利。

有一次,於本初與中級班老夫子顧千崗閒聊,提到蕭風的稟賦。

顧千崗道:“老夫早注意到他了。前陣子見到方術師孫邈,他提了一嘴,說本里東頭第三戶蕭家獨苗兒子,恐怕不是凡胎俗宿,讓老夫望望他家氣象。老夫觀察過多次,卻看不出什麼。不過,對面你那裡搞出那麼大動靜,老夫豈能沒注意到他?嗯,確實不俗。”

“搞出很大動靜了嗎?”於本初詫異道:“在下沒做什麼事啊?”

顧千崗:“你確實沒做啥。可那小娃子背詠《倉頡篇》、《急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