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2部分

《盲井》正是以私人煤窯為背景,講了一個謀財害命的故事。

像這種題材的電影即便拍出來也公映不了,自然沒人願意投資。

“你拍這個片子是打算參加國外的電影節吧?”林曉玲直接問道。

這個問題略顯尷尬,導演可以說我這是為了藝術,或者我被這個事情震撼了,一定要拍出來給大家看看。

如果說是為了拿獎,給人感覺過於虛榮。

第六代導演大多是拍攝邊緣題材的影片,參加國外的電影節,獲得獎項。

這是一條被證明了的能夠成功的道路。

當年張億謀那幫第五代導演就是這麼過來的,在這一點上,第五代和第六代沒有區別,只有在國外獲獎才能在國內受到重視。

林曉玲對國內電影人的心態頗為了解,她也有過這種想法。

這是電影圈的常態,國外的獎項含金量就高,國內的就不行,大家都想著在國外的電影節上拿獎。

這和國內電影行業的狀況,以及自信心有關。

美國的演員想拿奧斯卡獎,他們不會想跑到華國拿一個獎項,只有等到華國的電影產業超過美國,才會被別人看重。

這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林曉玲想知道面前的這位導演有多少誠意,有多少誠意就能拍出多好的片子。

“我不否認有拿獎的想法,不過我拍這部電影的初衷是想真實的反映礦工的生活,讓這類慘劇得到社會上的重視,避免再次發生。”李洋回答道。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電影在影院上映,會導致模仿式犯罪?”林曉玲犀利道。

有些犯罪分子看了電視上的法制節目,從中學到了犯罪手段,並模仿作案。

這就是模仿式犯罪。

犯罪分子往往是法制節目的忠實觀眾。

法制節目應該儘量少披露犯罪的細節和警察偵破的過程,否則犯罪分子有了反偵察意識,將更為猖獗。

“我認為利大於弊,不能因為這個就不反映現實問題,那是在逃避責任。”李洋如此說道。

林曉玲清楚這部片子在國內很難公映,還是要走國際電影節路線。

她參加過幾次國際電影節,這種型別的影片在西方有一定的市場,尤其是其中牽涉到人性的扭曲和掙扎。

而且,從文藝片的角度講,這的確是一部能給人帶來震撼和思考的片子。

她接下來會和李洋討論具體的拍攝計劃,實景拍攝需要得到煤窯礦主的同意,或者和正規的煤礦進行合作。

好夢公司會派人協助導演工作,確保影片的順利進行。

第二位和林曉玲見面的導演來自京城電影製片廠,叫做路學常。

他不是新人,拍過幾部電影,拿過獎項,在第六代導演中小有名氣。

他把劇本投給好夢公司並不是想拉投資,而是想找葛尤出演主角,按照他的說法,這個角色就是給葛尤寫的。

然而,一部小成本電影想找葛尤出演難度不小,片酬就是個大問題。

不是說葛尤看重錢,沒有一兩百萬的片酬就不演,而是怎麼引起葛尤的重視。

葛尤手裡不缺劇本,都是幾千萬投資的大製作,自由度非常高。

“我是想能不能把劇本遞給葛老師,或者安排我和葛老師見一面,談一談。”路學常請求道。(未完待續。。)

第六百一十三章 懵懂

林曉玲答應會把劇本轉交給葛尤,結果怎麼樣就不能保證了。

再說,如果是葛尤來演,那就不是兩百萬的投資了,為了保證影片的質量,至少要追加到五百萬以上。

不是說兩百萬拍不出好電影,而是要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