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他們都很清楚,每一次大亂,都是一部分人改變命運的時候,而他們想做那一部分人。
“那些人呢,你們怎麼處理的?”
“回侯爺的話,都給抓起來了,他們在京城鬧的實在是太厲害了。”
唐舟點點頭:“抓起來好,就先這麼關著,如果他們在大牢裡還不安分,那就每天給我打他們一頓,餓他們一頓,什麼時候他們安分了聽話了,再說。”
只是在京城鬧事,本來不是什麼大罪,但唐舟卻這樣懲罰,實在是有點過,衙役猶豫了一下,但最終還是領命退去。
衙役離開後,唐舟搖搖頭,這長安城怕是要不太平了,而只要是不太平的因素,他這個長安城刺史就必須想辦法給打掉才行。
那些人想鬧事,唐舟就要讓他們付出代價。
1102。第1102章 太子的擔憂
東宮。
訊息傳開的時候,太子李治很不安。
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大唐傳到他這裡不正好是第三世嘛,這不是說大唐要在他手裡亡國嗎?
他怎麼能夠容忍這種謠言的出現?
這幾年,他一直都想學習如何去做一個好的太子,好的君主,他希望自己等級之後,能夠建立一個比他父皇在時還要輝煌繁榮的大唐,可是為何偏偏在這個時候出現這麼一種情況?
當然,他的不安還不僅僅是因為這個,還有他擔心自己的父皇會不會因為這個而否定他的能力,進而易儲。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他的這些兄弟當中,比他能力強的人很多,比如說魏王李泰,比如說吳王李恪,他們都比自己厲害,如果他的父皇突然改變了主意,那可該怎麼辦?
太子李治有點擔心,於是就把蘇無為找了來。
“蘇先生,本太子現在該怎麼辦,這事鬧的太大了。”
蘇無為很平靜,道:“殿下,當初小侯爺在衛國公府學習兵法的時候,曾經流傳出來這麼一句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句話雖然是用來形容將領素質的,但屬下覺得對於任何要做大事的人都適用,您是太子,未來的儲君,遇事更應該如此,雖說如今謠言漫天飛,但您應該保持冷靜。”
現在的蘇無為,已經不僅僅是太子李治的謀士了,他還要負責培養太子的君主氣勢,以及一些權謀之術,帝王心術等等。
這些在李治成為太子的時候就有人教,不過很多時候,蘇無為還是要提醒一下他。
蘇無為說完,太子李治就知道自己的確有點太過於緊張了,於是說道:“蘇先生說的極是,本太子以後會注意的。”
蘇無為點頭,道:“其實太子的擔憂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如今聖上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你也當了好幾年太子,期間又沒有犯過打錯,易儲之事很大,聖上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冒險的,而且群臣也不會答應,聖上若只是因為一些謠言就易儲,那聖上的信念也太不夠堅定了,這個你放心便是。”
聽蘇無為說完,李治的心情好了不少,又問道:“那目前這種情況怎麼辦?”
蘇無為道:“此事聖上必有打算,太子殿下靜觀其變就是了,此時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什麼都不做,不忍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人抓住不放,那時反而不妙。”
仔細想想,太子李治覺得蘇無為說的也對,如今這麼敏感的時期,自己什麼都不做,反而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可如果自己做了什麼,做好了還好說,做不好可就被人詬病了,那時讓自己的父皇覺得自己不足以勝任儲君之位,那可就真如蘇無為說的那樣,大事不妙了。
兩人這樣說完,便沒有再說其他,只等接下來皇宮裡的訊息。
………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