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長卿不得不承認平燕宗王確實是選擇了南朝攔截兵馬最為薄弱的時機北上突圍,但問題是南朝司空府即便精銳步卒無法參與野戰,其集結於陽信、無棣、樂陵一帶,除了選鋒軍三萬精銳騎兵外,馬步兵規模也超過六萬,在兵力上還是遠遠超過東路往北突圍的騎兵主力。
更何況南兵在兵甲裝備上的優勢也太突出了。
僅僅一句「不擅騎射」,就能抹除兵力與兵甲裝備上的差異?
不管怎麼說,仲長卿都不主張鎮南宗王此時率三萬步騎強攻涉縣殺入河北。
這怎麼看都像個陷阱。
「長卿,你怎麼看待南兵在涉縣的部署?」兀魯烈看向仲長卿問道。
「明知涉縣乃是陷阱,長卿卻不知如何破解,請宗王恕長卿愚鈍。」仲長卿說道。
「哦,怎麼說?」兀魯烈看向仲長卿問道。
「涉縣是防守空虛,宗王取之易如反掌,但拿下涉縣之後,宗王真要率步騎殺入河北,恐怕敢出滏口陘,就會落入南兵所佈下的大網之中,」仲長卿說道,「然而宗王按兵不動,東路兵馬卻沒能突圍成功,恐怕會令宗王在汗廷極為被動……」
「南人實在狡詐!」有人忍不住憤恨的罵道。
兀魯烈無力的揮了揮手,眼前的形勢,明擺著南兵不僅想吃掉東路主力,還想著藉此離間赤扈內部的關係。
是啊,東路主力遭受再慘烈的重創,也會有一小部分人馬能最終逃出去,這一小部分人最終會如何看待中路兵馬最終沒有出太行山接援這事?
他們有可能理智的看待此時的涉縣是南兵有意設下的陷阱嗎?
「東路兵馬能不能成功突圍,最終還是看能不能撕開南朝騎兵及馬步兵在陽信、樂陵佈下的天羅地網;而南兵在陽信、商河以西,在磁州、相州,有大量的步甲精銳集結,我們三萬步騎填進去,連線近陽信、樂陵都沒有可能,更不要說與東路兵馬會合了!」雖然知道此時主張按兵不動,日後多半會被遷怒,但摩黎忽不能不吭聲,咬牙說道,「宗王此時應考慮棄平陸、垣曲、澤潞,撤往太原,乃至撤往朔州、雲州之事了!」
兀魯烈痛苦的閉上眼睛,他很清楚大勢已去,但真到了要放棄河東,撤入雲朔,甚至徹底撤回草原之事,又怎能輕易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