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支持者,本人冠以“英雄所見略同”之論,對於無理取鬧者,本人冠以“朽木不可雕也”之論。若批評有理,本人冠以“君子和而不同”之論,並當之為朋友。
讀書首先要弄明白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讀書?”。
讀書這一文化現象由來已久,在文字尚未誕生之前,最早的書便是“結繩”,人們利用“結繩”這一語言訊號當作傳遞資訊的載體和方式,進行最早的文化交流。因而,“結繩”這一方式可謂人類最早的讀書方式了。
後來由於文字誕生,人們又多次變換了文字的載體,從甲骨到竹簡到今天的紙和電子,文字搬了很多次家。當然,在搬家的過程之中,文字本身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從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到篆體文字再到今天的方塊文字,文字本身整了好多次容,變得越來越規範、好看。
文字作為思想的載體,而紙作為當今最普遍的文字載體,它們三者構成了書。——而這整個過程以及書的傳播過程就構成了文化。它們的關係是思想居住在文字裡邊,而文字居住在紙裡邊,三者構成的“書”居住在文化裡邊。由此可見,思想是一本書的靈魂,這些靈魂個體也就構成了“文化”這一靈魂大集體。
那麼,知道了何謂“書”之後,則必須知道為何要讀書。
人為何要讀書?——我個人認為,讀書就是為了不讀書。
為什麼?
讀書的本質是人與人的思想交流,從狹義來講就是讀者與作者的思想交流——當然,一般情況下它是從作者到讀者的單方面思想輸出的交流。而由於思想接受者個人文化背景的差異,同樣的思想輸出,接受者所獲得的體會和感悟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讀書是為了不讀書?
因為讀書是為了啟動自我思想的馬達,使其運動起來,從而培養自我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經驗總結能力。思想的根本來源就是對於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觀察、思考和經驗總結——因而產生了諸如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自然科學和心理學、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等社會科學。所以讀書就是為了培養自我觀察、思考和經驗總結能力,當一個人真正培養起這種能力的時候,他就不必在僅僅依靠“讀書”來獲取間接經驗,而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對自然和社會的觀察、思考和經驗總結,產生自己的思想——這就是直接經驗。因此,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人獲取直接經驗的能力。而這種包括觀察、思考和經驗總結的獲取直接經驗的能力可統稱為思考能力——因為所有的進步都來源於思想的進步,思想決定著一個人的心理、行為和性格的表現。(當然,在人的幼兒時代,由於思想體系尚未建立,心理、行為和性格的形成對思想的建立有關鍵性作用,一旦形成思想體系,又會對個體的心理、行為和性格產生指導作用,它們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辯證統一關係。)
培根在《論讀書》一文中指出:“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在人誕生之後,由於沒有任何生活經驗,但天生具備觀察能力,讀書這一“思想交流”的方式可以啟發人的自我思想能力,從而彌補人天生思考能力的不足,而後來在社會的生活經驗又可以彌補人天生經驗的欠缺。他又說:“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因此,我認為讀書就是為了不讀書,因為用書不在書中,而在書外,當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經驗總結能力建立起來的時候,書便不是你思想交流的主要來源了。——生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