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一戰開始,直到二戰結束後,瑞典和德國在經濟層面才完全變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
在瑞典,類似瓦倫堡這樣擁有170年史的豪門家族多不勝數,光是徐騰接觸過的就有十幾家,而且,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投資風格,廣泛入股瑞典的所有優勢企業。
隨著國際自由貿易體系的擴張,瑞典內部經濟層面迅速整合,軸承、鋼鐵、機床、刀具、冶金、航空……通常都只有一家世界級的巨頭,相互之間密切配合,在這個980萬人口的國家形成了一個發達工業體系的各個基本元素。
這就是瑞典經濟的真相。
徐騰也是花了很多年才慢慢搞清楚這個真相瑞典這些世界級企業的幕後股東,基本都是差不多的陣容。
在瑞典,赫格納斯集團是世界級的冶金礦粉供應商,山特維克集團是合金製造、刀具和採礦機械的世界霸主,skf是世界軸承霸主,沃爾沃專注工程機械、卡車、客車,薩博以飛機和航空業為主,ssab是瑞典的鋼鐵聯盟,旗下十幾家中型鋼鐵廠各自專注一個領域的細分高階鋼材市場,abb是電氣裝置及自動化、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霸主,愛立信是電信裝置製造業和通訊技術的霸主。
這些世界500強瑞典企業之間的內部配合和分工,極其嚴密,簡直像是世界上最嚴密的計劃經濟模式。
直到2013年再度訪問瑞典,徐騰終於發現,山特維克集團、赫格納斯集團的那些控股基金,以及沃瑞克曾經的控股基金,以及abb、斯堪尼亞幕後的長期持股基金,實質上都來自於不到四十個家族基金,這些基金的史幾乎都長達50年以上……有一半是百年之久,瓦倫堡這種170年史的家族在瑞典,其實還不算是傳承最久,最久的幾家長達三百年以上,只是沒有瓦倫堡家族和銀瑞達財團這麼強。
你實際也可以理解為,50年史的那些新家族基金,大致都是更古老家族的分支,女性繼承人嫁給一位傑出的職業經理人,誕生出新的家族。
這種情況,光是瓦倫堡家族的史上就有4次。
牛逼的國家!
徐騰心裡當時只有一個大寫的服字!
所以,海外資本再強勢,想要在瑞典收購一家企業都很難,想要控股一家瑞典國際巨頭的可能性更是幾乎為零,除非瑞典人自己放棄。
當然,瑞典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富豪,這些家族的財富都是以信託基金的形式存在,畢竟瑞典的財產繼承稅高達98%,而這些家族信託基金傳承百餘年後,財產受益人都相對很分散了。
他們這些家族,每一代人都會推出幾位眾望所歸的傑出之輩,負責管理家族信託基金,而這種特點也決定了瑞典的經濟有一種很可怕的穩定性。
所以,關於國機集團要收購山高公司的雄偉計劃,徐騰第二次訪問瑞典之後,特別是在和斯堪尼亞公司的主要股東會晤後,就意識到是絕對不可能的。
對於徐騰,對於華銀財團,對於the…shunfamliy,瑞典這些家族總體還是很歡迎的。
資本家嘛,大家有共同語言,特別是在徐騰出手教訓山特維克集團和abb集團之後,他們已經沒什麼脾氣了,徐騰提出用華騰汽車的股份,置換斯堪尼亞公司的所有股份時,只剩下一片熱烈的掌聲,以及眾人對斯堪尼亞走向中國,雄踞世界的美好期許。
事實上,徐騰和華銀財團在瑞典、在英國、在德國、在法國……在這些國家的投資也都是很負責任的,本地化的趨勢很明顯,到哪個國家就和哪個國家的財團合作,利益分配也都很公允。
歐洲的這些企業家、投資人,或許也確實更喜歡和富二代打交道。
關於這一點,徐總可能更早就發現了,花了很大的心思編造出一個t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