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心。
季寥不疾不徐問道:“本人季寥,不知大師有何見教?”
本因見季寥從容不迫,亦暗自吃驚。
他修煉的功法叫做諸天神佛變,一共有十二層,他今年不過六十歲,已經修煉到第九層,放眼本師院的歷史,都算是屈指可數的存在,而且他還是將諸天神佛變修煉到第九層的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假以時日,進入前無古人的第十層,簡直是毋庸置疑的事。
且諸天神佛變這門功法,非但每精進一層,法力會有幾何數的增長,同時亦會在修煉者的身上體現出神佛獨有的氣質。
一開始這種氣質尚且不明顯,可越到最後,那種氣質越是濃烈,修煉到第九層,身上的神佛氣質,幾乎可以跟真正的神佛媲美,哪怕是修為高深的煉氣士或者縱橫一方的大妖魔,見到他都會被他的神佛氣質震撼到。
可季寥見到他,卻並無異常,落在本因眼中,季寥顯得更加高深莫測起來。
他可不知道,季寥見過白骨如來那等人物都沒有被嚇住,自然不會被他身上的神佛氣質震懾住。
第18章 婆娑三聖
本因按下詫異,合十道:“半日前在此處附近有淨土開啟,只是貧僧到了後,那淨土的入口已經關閉,後來在遠處觀望到道友數次隱匿不見,大抵猜到道友應是進入了淨土的有緣人,故而上來一敘。”
季寥暗自吃驚,這山界當真是藏龍臥虎,以他的靈覺,居然事前也沒察覺處本因和尚在窺探他。
本因瞧季寥神色,瞭然其意,微微一笑道:“本寺功法略得了婆娑三聖之一地藏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法意的皮毛,故而收斂氣息時,向來是少有人能察覺的,若有得罪之處,還請道友見諒。”
季寥當然知道地藏菩薩,這位和佛陀、觀自在並稱為婆娑三聖,乃是佛門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佛經中有言,向使佛陀入滅,彌勒未出之時,當以地藏菩薩為首,其雖未成佛,實則有遠在諸佛之上的地位和法力。
不過這只是佛經記載,世間真有地藏菩薩與否,那自是無人得知的事。
當然,季寥也不會刻意去跟本因討論世間是否真有地藏菩薩,他說道:“大師佛法深湛,我只有欽羨,絕無半分不敬之意。”
他說話時風度翩然,好似貴胄公子,本因見了更是欣喜。
要知道本師院向來都是跟鬼物、妖魔打交道,避居西方山界邊陲,自是不見季寥這般風神秀徹的人物。
本因說道:“道友風采過人,貧僧見你,亦是心下喜歡,若是無事,可否跟我至小寺敘會話。”
他再次發出邀請,比前次更加誠懇。
季寥心下略作沉吟,他一生修行,跟佛門有脫不開的緣法,因此這和尚釋放善意,他倒也沒那麼想拒絕,他接著問道:“大師邀請,我自是欣喜不盡,不過在此之前,尚有一問,不知大師是否出自本師院?”
本因含笑道:“原來道友也聽說過本寺。”
雖說出家人淡泊名利,但為高人所知,當面說出來,本因仍是心下歡喜。
季寥微笑回道:“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我便隨大師去瞻仰一番本師院,沾沾佛門聖地的福氣。”
本因見季寥沒有拒絕,欣然領著他進入本師院。
寺廟廣大,建築倒不多,無非是佛塔、碑林、大殿和禪房,僧眾約莫百餘人,修行功法卻是各自不同,又隱含同根同源的玄妙。
佛門之中,其他寺廟向來是等級森嚴,但本師院卻十分平等,無論修為高低,皆不重視禮數。
季寥一路觀察,最終跟本因進入一處掩藏在幽深花木裡的禪房中。
本因點了一炷香,立時讓人心曠神怡。
房間內擺設簡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