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來都不太明白,為什麼人的一生總是伴隨七情六慾,如果這些是必須存在的,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又會去摒棄它們,美曰其名,修煉自我。
但是在我看來,世間的一切存在事物,都是有他存在的意義,包括物慾、情慾,它到底是好還是壞?我國偉大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也說過,這世上是有造物主存在的,因為僅僅依靠巧合,是沒辦法把一個這麼玄妙的事物製造出來,而且一切有輔有承。
就像我們把製造手錶的數百上千的零部件拆散,扔進一個游泳池中,讓它們在水裡隨波飄蕩,如果沒有人為的干涉,它永遠都無法自己自然拼湊承一個完整的手錶。
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如此,設計這一切的那個造物主,他的目的何在呢?或者說我們存在的目的是什麼?
古語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這個大任,是每個人都有他要完成的一個角色。
那麼我們現在經歷的,是這個軀體角色的一生,還是自我的一生?或者說,我們是自己人生的參與者,是來透過這個軀體角色的既定歷程和故事,感悟提升自己的精神層面?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阿蘭·阿斯佩,約翰·克勞澤以及安東·塞林格三位物理學家,因為他們證明了量子糾纏的存在,這其中一個意義就指向了,人的一生是先有結果再有因,因果關係看起來並不是我們原來理解的那樣,也就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玄妙。
這個世界,我們一直都沒法真正的理解。
到底是我們真的無法理解,還是我們不願意去理解?
再看我們的世界,物質與精神是構成這個世界的兩大要素,人們往往沉迷在其中之一個世界中,在物質世界迷失,在精神世界中找路。但是卻很少有人在這個時候,想起古人給予的智慧結晶,已經存世多年的世間規律圖——陰陽太極。
我們假設物質世界為陰,精神世界為陽。這裡面的關係按照量子糾纏的原理,他最終都指向了提升靈魂,或者叫做提升自我,也就是我們我們常說的意識層次提升。
湖中有水,如鏡無波,物質皆在,那麼就只缺少變化的力。只有動起來,才會產生力,伴隨著摩擦,變化的出現。
這就猶如精神世界,如果沒有力的影響,那麼就不會產生任何變化,更別談昇華的可能性。
這個力,是不是在物質世界?
人在物質世界感受喜怒哀樂,感受磨難和成就,無論是什麼角色,哪怕一顆石頭,皆有它的一生,皆有它存在的意義。
有輔,有承。
有些人會想,這樣子的磨難究竟意義何在?也有人會想,我已經站在眾人之上了,那麼我為什麼還是不愉悅?
哈,人啊,有舍有得,怡然自樂。
筆者從未沒想要寫一篇很長的書,也沒有任何大綱,因為這是故事,也不是故事。如各看客閒暇,可觀一二。
:()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