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章 鄭國渠

二月中旬這天晚上,楚軍大營。

鍾離昧再次把韓信叫到自己營帳,一起喝酒吃肉。

兩人舉起酒爵,共飲一爵。

鍾離昧道:“韓兄,明日我便要遠征,你覺得勝算有多大?”

韓信張開四根手指,淡淡道:“四成,頂多是四成。”

“才四成?”

鍾離昧一副難以置信之色。

在問韓信前,他覺得勝算最少有七成。

鍾離昧問道:“韓兄,為何你覺得勝算如此低?”

韓信回應道:“有兩點影響你的勝算。其一,秦相尉繚,胸有韜略,有可能察覺處此隱患,讓雲中、九原二郡的軍隊和百姓南撤,集中兵力堅守舊長城;其二,這兩郡對匈奴極為重要,昔日秦國有重兵鎮守長城,匈奴無機可乘,長城秦軍南下後,兩郡兵力空虛,匈奴絕不會錯過此大好機會。”

韓信的分析,鍾離昧覺得甚有道理。

項羽有命,他只能盡力而為了。

————————

這天,子嬰來到咸陽北面的池陽縣,視察春耕情況。

之所以要來這裡,是要更直面地瞭解鄭國渠水利工程。

鄭國渠,建於秦王政元年,其時韓國因懼秦,遂派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

結果此舉適得其反,鄭國渠完工後,關中大量土地得到灌溉,糧食產量翻番,反而促進秦國更加強大,讓秦國有了更充足的糧食保障,加速了統一程序。

涇水,是渭河最大支流,發源於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向東南方向流動,最後匯入渭河。

關中地形西北略高、東南略低,鄭國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在涇水的仲山與谷口之間修建石堰壩,用來抬高水位,攔截涇水使其流入鄭國渠乾渠,渠尾最終和洛水相接。

在鄭國渠長達三百餘里水道中,又將治水、清水、濁水、石川水收入渠中,以加大水量,很自然地把乾渠分佈在灌溉區最高地帶,不僅最大限度控制了灌溉面積,而且利用地理位置的高度差形成了全自流灌溉系統,關中受益的土地達四萬餘頃。

鄭國渠動用民夫幾十萬,歷時十年修建完成,成就了嬴政一統天下的夢想。

子嬰行走于田間小路上,除了隨身護駕的朗衛,池陽縣縣令跟隨在側。

來到這個鄉後,本鄉的嗇夫也來了,能夠跟隨大王,向大王講解情況,縣令和嗇夫都甚感榮幸。

“從河套南遷安置在本縣的,有近三千戶,一萬兩千人,皆已安置妥當,正常春耕。”

縣令名叫宋拱,向子嬰講解著相關情況。

他四十七歲,從最基層斗食小吏做起,兢兢業業,幾年前才升到縣令。

子嬰來到一處正在耕種的田地裡。

“拜見大王!”

正在勞作的農民停下來,向子嬰行禮。

這一家有四口,年長的是六十多歲的老婦人,過來是四十餘歲的兒媳婦,再過來是年約三旬的孫媳婦,最小的是十三四歲的少年。

在平民百姓面前,子嬰神態和藹。

他走到白髮蒼蒼的老婦人面前,和藹問道:“老人家,日子過得可好?”

老婦人道:“大王,小的家中尚好。從雲中搬到池陽縣,官府幫忙蓋房,發給種子、犁耙、耕牛。”

隨即,她唉聲嘆氣道:“大王啊!就是打仗太多了,我兒子、孫子都戰死了,再過兩年,重孫也要從軍了,只盼重孫能終老!”

嗇夫隨即介紹這一家情況,他們原本祖籍就在本縣,蒙恬北擊匈奴奪取雲中、九原兩郡後,全部被安排到雲中郡,南遷後再安排回祖籍。

老婦人丈夫是自然老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