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略作停頓,又再說道:“只是大秦還需繼續休養生息,如今還未是東出時機。”
子嬰也覺得,現在還不是時機。
韓信剛才所說,是從軍事層面考慮,要是從政治層面考慮,現在的確還不是時機,軍事必須要服從於政治。
討論完原本事務後,子嬰取出趙衍的奏章,讓陳平把提議在關中建渠灌溉的內容朗讀一遍。
朗讀完畢後,子嬰掃視眾臣一遍,問道:“趙衍之提議,眾卿覺得如何?”
少府郭佟道:“陛下,築壩建渠需要精通水利之水工,李冰、鄭國皆是造詣最高超者。在漢中築壩建渠,難度雖及不上鄭國渠、都江堰,亦非普通水工所能勝任,目前少府署衙中,未有能勝任者。”
水利工程由少府管轄,郭佟最有發言權。
子嬰想想也是,李冰、鄭國相當於戰國秦漢時期頂級的水利工程師,才能完成都江堰、鄭國渠這樣的水利工程。
子嬰目光投向尉繚,問道:“丞相能否找到合適人選。”
尉繚答道:“啟稟陛下,人選是有,此人名叫史祿。十年前在嶺南建成的零渠,便是由史祿任水工,只是此人在嶺南。”
零渠在唐代後稱為“靈渠”,都江堰、鄭國渠是為了灌溉土地,靈渠屬於運河,是為了連線湘江和灕江而專門建造。
古代交通不便,要是從楚國南下翻越南嶺山脈到嶺南,交通十分不便。
始皇帝任命史祿為水工,開鑿靈渠,連通湘江與灕江,使得糧草運輸暢順,從而讓南征大軍迅速征服嶺南。
尉繚轉身面向郭佟問:“若在褒水修渠所需多少人,耗時多久?”
郭佟道:“稟丞相,鄭國渠動用數十萬人、耗時十年方建成。在褒水修渠雖比不上鄭國渠,少說也得要七八萬人,最少要五年時間方能建成。”
尉繚再轉身面向子嬰,說道:“都江堰和鄭國渠造福大秦,在漢中築壩建渠,臣很贊同,只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大秦男丁不足,農忙時還需官吏和工匠幫忙,大秦如今不缺肥沃土地,缺的是男人。始皇帝依靠關中、蜀地、漢中產糧,支撐起十年間頻繁對外征戰。等到大秦人丁充足時,再在關中修渠不遲。”
丞相的說話,朝臣們都很是認可,紛紛發言附議。
集臣子們的智慧,很多事情很快能辨明,子嬰完全認同尉繚說法。
現在先休養生息,要修建渠壩,等一統天下後再說。
——————————
邯鄲以南九十里,便已是趙國邊境線。
在春秋趙國時期,許多諸侯國為了抵禦外敵,分別修築了長城。在戰國時期的趙國,修築有兩處長城。
第一處是在趙武靈王時期所築的雲中、雁門、代郡長城,用於防禦北方遊牧民族。
第二處位於邯鄲南面,用於防範魏國,稱為“漳滏長城”。
長城位於漳水北岸,西連太行山脈,總長度四百餘里。
跟北方長城相比,最大區別在於,北方長城是建在山上,漳水河北岸的漳滏長城,是在平原上建造。
漳水河南岸,這裡有連綿的營寨。
龍且奉楚國皇帝之命北上攻趙,在這裡停下來,安營紮寨。
大營帥帳,龍且正在看著地圖,愁眉不展。
要攻入趙國,要麼是正面進攻,要麼只能繞道齊國。
正面進攻首先要渡過漳水河,很有可能會被趙軍截擊,渡河之後還需攻城,難度太大了。
漳水河和長城,是拱衛趙國南邊的重要屏障。
正面強攻難以攻下,龍且很無奈,只能是等鍾離昧攻入齊國後,從齊國繞道攻入趙國東面。
趙國在南部長城防線部署了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