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啦!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和穆蕭尹、姚邵湛汪,嗯,這邵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五十四位上;《說文解字》有云:“邵者,郫邵,邑名也,又名郫、邵亭。’《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說道,齊莊王伐晉,攻取朝歌,旗開得勝,登上太行山,在熒庭興建城寨,‘戌郫邵’。可見這郫邵之地屬晉國,想是邵姓先人長期居住此地,因而以生地為姓。”
霍梅意聽他引經據典,說得鄭重其事,哪有懷疑?抬頭仰望浮雲,喃喃道:“郫邵、郫邵,這‘郫邵’卻又是在何處?”
方破陣肚裡好笑,臉上卻一本正經,道:“郫邵古時屬晉地,《左傳》上又提到太行山、熒庭,那麼這‘郫邵’便該是今世京西北路與河東路接壤之處……”不料他話未說完,霍梅意便斷然而道:“這就不對了,邵十力即非京西北路、也非河東路人氏,他是秦鳳路風翔府人。這是他親口對我說的,豈能有假?”
方破陣臉上一紅,他本是在有意哄騙霍梅意,但想自己胡說八道一番,料得這番邦胡人識穿不破,哪知霍梅意竟說出如此一番話來,倒是始料不及,只得硬著頭皮道:“邵姓先人聚居郫邵,其後生育繁衍,後人流轉遷徒到鳳翔府定居也是有的。”
邵之為姓,實始於周際,召公姬爽采邑召地,即宋時秦鳳路鳳翔府一帶。春秋時召邵一氏,後世分為二姓。《通志》氏族篇‘以邑為氏’有云:“召氏,或作邵。姬姓,召公食邑也’。只是這《通志》凡二百卷,乃宋室南渡後,興化軍莆田人鄭樵所撰。《通志》體列仿《通史》,更有所創新,與唐杜佑之《通典》,元馬端臨之《文獻通考》合稱‘三通’,為後世史家所推崇。鄭樵生於徽宗崇寧二年,此時尚處襁褓,正當吮乳之齡,《通志》成書問世更在五、六十年之後,方破陣又往何處覓此書來讀?
霍梅意聽得方破陣分辯之辭,不識箇中緣由,對他的話竟是信以為真,不再向他搭話,慢慢走向左首,在一塊山石上坐了下來,雙手抱膝,陷入沉思。
方破陣好生奇怪,心道:“難道我杜撰一通,便真將這胡人給唬住了,怎地他一聲不吭?嗯,定然是對我口服心服,啞口無言了!”此刻他對霍梅意已不存戒心,當下走過去站在霍梅意身旁。
先前霍梅意驟然現身,方破陣驚慌失措,未及細看他的容貌,後來二人勢成敵對,方破陣更是不敢仔細去瞧他;昨日下學途中,霍梅意腳程快捷、輕功絕佳,方破陣和方臘也未能看清斯人廬山真容。現下時近正午,幫源峒內雖是古木參天,遮天蔽日,但光線透過樹木枝葉,仍是一點一滴地照進谷內。霍梅意臉上暗一塊、亮一塊,數點日光照在他臉龐上,方破陣一眼瞧去,於霍梅意的長相看得甚為清楚,心道:“這胡人已有好幾個月沒刮鬍子,他到底有多大歲數,我可猜不出。”
再待細看,忽見霍梅意兩道濃眉緊緊皺擾了來,鼻孔一張一翕的,眼眶內一對碧色眸子更是精光爍爍,遊移不定,看情形,似在思慮一件極其重大的緊要之事,殫思極慮之下,仍然拿不定主意。方破陣不敢相擾,正要轉身走開,霍梅意忽開口問道:“此處是個什麼處所?”方破陣住步道:“此地喚幫源峒,是處深山老林,很少有人敢來,你……你若沒別的什麼事,我可要回去啦……”
當霍梅意聽他說“很少有人敢來”這話時,目光如電,在他臉上一掃而過。方破陣心中一凜:“這胡人的眼光好厲害,就像是把刀子!”為其凌厲目光所懾,後面的話便說得不自在起來。
霍梅意哪去理會他要不要回去,道:“哦!很少有人敢來,怎見得?”
方破陣手指去四下裡指了指,道:“你瞧這地方,路不像路、道不像道,東一條溝、西一條溝,地勢要多兇險有多兇險;你再瞧那邊,那棵油桐樹底下落了許多油桐果子,爛了一地,也從沒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