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老大不小,脾氣性格卻依然急躁的老小子師團長。
佩佩利亞耶夫既是薩馬拉集團軍的司令,同時又是伏爾加聯邦的內閣總理,腦子裡這廝現在盤算的是烏克蘭戰役得運多少糧食多少彈藥怎麼把伏爾加左岸的道路給儘快梳理修復完畢以便運輸軍需,避免拖了戰役的後退,雖然聯軍司令部的後勤本部一手掌控整個聯軍和大半個伏爾加聯邦的後勤保障,但最後在當地派大車派民夫,不還得著落在自己這個內閣總理身上?
“少將閣下,恕我直言,20萬兵力是否夠,這還不好說,可十天時間的準備遠遠不夠,現在聯軍和伏爾加聯邦的主力都還停留在伏爾加河右岸,十天時間光運動到烏克蘭邊境都未必夠,何況還要補充武器彈藥,儲備糧食,伏爾加左岸又都是剛從蘇俄手裡接收過來的地區,當地局勢的穩定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說這話的是葉戈羅夫,對他和斯拉文、勒熱夫斯基和斯捷平這樣的前蘇俄紅軍將領來說,其實轉投了伏爾加聯邦之後是很願意帶領部隊好好的打個勝仗。
一來是對聯軍總司令信任和重用自己的回報,而來也證明給在佩佩利亞耶夫這邊的俄籍將領看看,我們雖然烏法戰役打輸了,那是聯軍太厲害,不是我們沒本事,收復烏克蘭我們包打前鋒當仁不讓!叫你們看看咱的真本事!
“時間是的確倉促了一點,不過根據協約國多方位收集反饋的情報,魯登道夫正在策劃在西線於8月初,重新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戰役,如果我們這邊不及時的分散和牽制德奧的兵力的話,西線的協約國部隊將承受巨大的壓力,法軍是否能再一次把德國人擋在巴黎的40公里之外,就很難說了!”
畑俊六當然知道烏法戰役剛打完,伏爾加聯邦又是成立才一個禮拜,整個境內光等著救濟的鬧糧荒老百姓都得有上百萬,而且伏爾加聯邦8個集團軍和4個騎兵軍的整編重組也需要時間,只用十天的準備期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並發動對烏克蘭的進攻,說實話,的確有操之過急的嫌疑。
“美軍主力不是已經抵達法國戰場了麼?美國人坐遠洋運兵船一個禮拜就能從美國抵達法國戰場,難道有了美軍主力的支撐,協約國在西線還能守不住戰線?”提出問題的是斯捷平中將。
“美軍都是新徵入伍的新兵,訓練不足,飛機、機槍和大炮都不夠,短期內美軍的戰鬥力無法和協約國英法兩軍比擬,更不是德軍的對手,由於德奧現在從兩線作戰轉變為全力撲向西邊,這種情況下,西線要守住對協約國來說的確是相當艱難,美國的工業實力強,可參加戰爭的準備始終不充分,倉促上陣的美國兵不一定就能打硬仗!”畑俊六無奈的解釋道。
“畑少將,磨磨唧唧哪那麼多廢話,趕緊往下說,烏克蘭戰役具體怎麼打,哈爾托夫敵人的兵力部署情況怎麼樣的,我們這邊到底選派那些部隊出動!”性急的第三師團師團長大庭二郎忍不住捶著桌子催促道。
“大庭君,諸位,根據我們空中偵察和情報分析,哈爾科夫有烏克蘭中央拉達政府指揮下三個烏克蘭步兵師駐守,此外,德國第27預備兵團的主力佈置在哈爾科夫到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一線,這個兵團大概有三個步兵師和一些輔助部隊。此外,在西北方向基輔,有兩個烏克蘭步兵師和德國第32預備兵團的兩個師,這是我們目前偵察和收集到的情報!”
畑俊六在地圖上用指揮棒指出了對方的兵力部署,這邊一直沒有說話的聯軍航空隊司令黃靜波在一旁介面道,“烏克蘭境內在基輔、哈爾科夫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都有德軍的機場,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我們的偵察機沒有深入低空和縱深進行偵察,不過還停留在烏克蘭的德軍數量應該不會太多,加起來也就五個師的兵力。”
“少將閣下,既然如此,我們哪用得著動員20萬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