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相召各位前來,絕對沒有要各位正面與項羽為敵的意思。項羽雖有五十萬大軍殺到,但我駐守城陽的軍隊也不少於三十萬之數,兩軍對壘,或許略顯不足,但要堅守不出,足可與項羽長期抗衡下去,只須堅持個一年半載,項羽久攻不下,自然會下令退兵。到了那時,我軍再趁勢追擊,必可大獲全勝。”
陳餘、彭越等人一聽此話,頓感詫異,似乎都猜不透田榮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田榮笑道:“各位不必詫異,田某既然請得各位前來,當然是有求各位。那就是城陽戰事一起,還望各位回去之後,在各地起兵呼應,項羽兵力雖然遍佈天下,只怕也要顧此失彼,亂了分寸。”
眾人這才明白田榮的心思,細思之下,無不稱妙。
田榮續道:“這一戰關係到我齊國的命運,是以項羽出兵的訊息傳來,我也是心急如焚,徹夜尋思應對之策。思前慮後,才想出了這麼一個拒敵之法,此計雖然可行,但若是沒有各位的協助幫忙,只怕是一場空想,是以我只有厚著臉皮來求各位,務必要伸出這援助之手,成全我一下。”
眾人連忙應道:“大王此言差矣,能助大王抗拒項羽,乃是我們的榮幸,只有滅了項賊,天下方能太平。”
等到眾人紛紛表完決心後,陳餘突然開口道:“在座的諸君中,實力有限,縱然起兵呼應,終歸是小打小鬧,大王可曾找過另外的兩人?若是這二人中有一人出兵,項羽恐怕就惟有回師退兵了!”
眾人一怔之下,頓時明白了陳餘所指之人是誰,心神一凜間,同時將目光落在了田榮身上。
田榮苦笑一聲道:“我又何曾忘了這二人呢?説到當今天下能與項羽抗衡者,惟有這二人。但漢王劉邦偏安巴、蜀,封王之時,曾經火燒棧道,以示自己沒有東進之心。更何況項羽將關中分封給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員舊秦降將,就是為了防止劉邦日後出兵伐楚。以劉邦的行事作風,如果他沒有十足的把握平定三秦,再圖東進,只怕絕對不會輕舉妄動。”
陳餘點了點頭,默然無語。
“而韓信雖然人在江淮,但他受劉邦提攜,才得以擁兵自重。雖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形成了自己的勢力,但不到關鍵時刻,他必然還要與劉邦維持同盟的關係,以防止項羽出兵吞併。”田榮的分析不無道理,並無一人提出異議。
“所以,這二人雖然有強大的實力,但只要他們沒有十足的把握,斷然不會出兵,因為他們的心裡十分清楚,一旦出兵,項羽必然會舍齊而迎擊,將之視為頭號大敵。此舉無異於引火**,他們當然不會看不清楚這點。”田榮的眉頭緊鎖,連連搖頭。
彭越突然開口道:“大王所言雖有道理,但若是劉邦真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他不會看不到這是他東進伐楚的最佳時機。”
田榮的眼睛陡然一亮,沉聲道:“説下去。”
彭越道:“當初各路諸侯在義帝面前約定,誰先入關中,誰便可在關中稱王,誰知項羽出爾反爾,竟然將先入關中的劉邦封為漢王,進駐巴、蜀、漢中這等偏荒之地。換作常人,有誰心服?誰知劉邦卻毫無怨言,不僅進駐巴蜀,而且火燒棧道以明心志,如此反常行徑,豈不是證明了劉邦另有野心嗎?”
田榮若有所思道:“是啊,關中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比及巴蜀蠻荒,可謂是天上地下,劉邦斷然不會心服。他此舉莫非是以退為進,就是為了等待一個時機出兵?”
“一個有實力爭霸天下的將才,是絕對不會甘居人下的,以劉邦的性格,也絕非善類,只怕早已對這天下有所覬覦。如果他真的是志在天下,那麼這一次無疑是他最好的機會。”彭越十分冷靜地分析道。
田榮精神為之一振,道:“若是換作是我,恐怕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畢竟這樣的機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