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吃糠咽菜、精打細算摳到不行,卻能在關鍵時刻將全部身家捐獻出來建希望小學的大善人。
人類的作者尚可預測,命運的編劇則更為隨心所欲;現實永遠比小說更加荒誕,因為小說需要邏輯,現實則從不用擔憂世人是否能看清真相。
莫馭常常看見、聽見有人對各種作品吐槽角色轉變過大、前後人設割裂,事實上,那些人不過是對駱駝身上新增的一擔又一擔的重物視而不見,只對著最後一根壓死駱駝的稻草大呼小叫罷了。
要想徹底地瞭解一個人,得了解他的過去、他的成長過程、生長環境、他的思考方式與目的……而非簡簡單單地用一兩張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籤”去概括。
莫馭自認為是個看人很準的人,但謎題重重、渾身偽裝的光明神著實讓他看不明白,說白了,他們手中的情報太少,又難辨真假。
在莫馭看來,識人,不過是解開一道複雜的方程,需要代入各項數值小心求解罷了。如果等式無法解開,或充滿錯誤,那必然是代入的數值出現了問題——其中必有人為偽造、誤導人心的虛假謊言。
如今,或許是揭露謎底的時刻了。
“老實說,看完那些記憶,我也無法理解異瞳。”伊亞利恩誠懇地道,“他的記憶與內心都過於陰暗,我無法感同身受。”
莫馭擺了擺手:“理解不代表認同,知悉也不代表認可或否定。我們只需要知道‘發生過什麼’,獲得更多的情報,以便在接下來的神戰中佈置好陷阱、做好應對罷了。
有些惡人的思維,常人是無法去理解、去想象的。因為他們天生便帶著惡意與扭曲,無法溝通、無法感受善意,無法被人心溫暖。
可那又如何呢?我們並不需要去體諒惡人,我們研究他們、對他們瞭若指掌,不過是為了知道如何抓捕他們而已。
如果惡人都會因被理解而被原諒、免受處罰,那又置無辜之人於何地?惡人只該有一條歸途——接受他們應得的懲罰。”
伊亞利恩笑了:“真不愧是您,那麼,就請跟我來吧,一睹那塵封在謊言之中的真相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