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莫馭道,“無根無極、萬法自然……世界、星球、自然,本就不應有過多的情感。
有情感就會產生偏頗,公平的天平就會傾斜,以萬物的角度而言,一個完全公正、遊離於人世之上的天道才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
但若以人類的角度而言,一個具有情感的星球意識才會主動地庇佑人類。
當然,星球意識和普通的天道也並不能完全等同,因為星球意識的資料庫——外圍的世界意識之海來自於生靈匯聚,而生靈之中人類佔了絕大部分……”
按照這個世界的慣例,所有類人形態的生物都可以被稱之為廣義的‘人類’,包括矮人、精靈、巨人、人形態的半獸人以及普通人……且廣義的人類之間並沒有生殖隔離。
只有在特別強調人形態種族的內部族群差異時,才會進一步強調種族的名稱。
“正是如此。”多蒙笑眯了眼睛,“你總是能說出很多高深莫測的句子,聽起來像是某些古老的哲學,想必是菲利茲洛克家族的珍貴知識。
我雖不能完全解讀其意思,但隱約能從字面進行理解……是的,正如你所說,星球意識從世界意識中誕生,她一開始是完全中立的。在她眼裡,人類僅僅是世上的一種生靈,與草木、兔子、羊群沒有任何的區別。
而她的唯一立場,就是維護這個星球,使它生息繁榮,能夠長長久久地存在下去。”
“可星球意識在不斷的成長、迭代後,終究會被人類影響。”莫馭思考道,“她所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都來自於匯聚的世界意識,其中絕大部分是人類的意識,這些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是星球意識的的能量、食糧與教材,星球意識……或者說整個世界意識,終究會偏袒於人類。”
他頓了頓:“這就是世界意識要培育神明,將權柄賜予神明代行的原因?扶持不同的神明掌管不同的權柄,就能維繫各個種族之間的公平。若世界意識有所偏袒,神明自然會為自己的信徒出頭。
同時,神明需要攀登神階,獲得信徒的信仰、自己的概念以及保有自己本心的基石,歷經千辛萬苦方能成神,這就意味著能成為神明的存在,都是這個世間最傑出的存在。”
“是的。”多蒙讚許道:“一個智者的意識,在迴歸世界意識之海時,就像是一滴海水注入了意識的海洋。這一滴充滿智慧的海水會被其他意識稀釋、打散,要接觸到位於世界意識之海最核心處的星球意識,是極其困難而久遠的事情。
再者說,智者的思維、想法,只有它是一個完整整體的時候才能構成邏輯,散入世界意識之海中的隻言片語,即便被星球意識讀取,也很難從中汲取到真正有用的部分。
但如果,是讓這位智者直接擁有強大的力量、近乎無限的生命和僅次於世界意識的話語權,祂就能直接做出許多直接影響人類、改造世界的事情……
而對於這種‘改造’,初生的世界意識或許想到的只有‘造福’而非‘破壞’……”
“我倒覺得,世界意識並非完全沒有防備。”莫馭托腮道,“成神的規則,即‘信仰’、‘基石’、‘權柄’三要素,這是世界意識所制定的吧?信仰來自信徒,決定神明的力量;基石穩定神明本心與形象,不會被信仰裹挾偏離,而權柄則是世界意識所賜的獎勵。
星球是所有生靈的家園,在世界意識的眼中,這世上的生靈本應自發地保護星球、保護世界。信徒若忠誠於世界,神明就不會跑偏;若信徒背棄世界,產生‘汙染的信仰’,神明還可以憑藉基石將這些‘汙染的信仰’抹除。而權柄則是從利益上將神明綁上了世界的戰車。
沒有世界意識,便沒有權柄之力。
這三者相輔相成,理應束縛著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