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部分

關於兩位皇子謀反案的審理調查已經進入程式,果然是李二陛下說的那樣,交付有司查辦。涉及東宮太子,大理寺自然就有些不夠分量了,李世民下詔由房玄齡為首,中書省馬周主審,蕭禹、孫伏伽為輔的,由一幫重臣組成的“聯合調查審理委員會”,負責審判齊州之亂和東宮謀反兩件大案。

值得一提的是,司空長孫無忌卻沒有參與其中,想必是因為廢太子李承乾是他親外甥的緣故,少不得要避嫌。

重臣出馬,案件進展自然也很快,齊州之亂時間已久,且證據確鑿,陰弘智和燕弘信等人自然是逃不過一死。像陰弘智這種人,不僅是謀反,還有誣陷“太子”的罪名,若非是他李承乾或許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所以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會陰弘智可謂是恨之入骨,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他哪裡還有機會活命?

這些叛亂的臣子自然好處置,但輪到李佑的時候卻不免有些棘手了……(未完待續。)

第四〇一章 主次不分

李佑的處置確實是一個難題,按理說作為謀反的主謀自然是必死無疑,但他同時還有個身份,他是皇子,是皇帝陛下的親生兒子。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皇帝陛下慈父情懷,要殺自己的兒子恐怕也……即便是這個兒子曾經謀反。有道是你對我不仁,我不能對你不義,父子之間尤其如此,試問天下那個父親不能包容兒子的錯誤呢?

當這個錯誤大都不能包容的時候,那麼保住他的性命似乎……也許是唯一的奢求吧!

也許皇帝陛下確實生氣,能夠忍心殺了李佑,但是現在的情形變得有些特殊,已經不只是一個李佑,也關乎隨後的廢太子李承乾。

兩個人都是謀反,如果叛罪的話大同小異,如果給李佑定了死罪,那李承乾呢?

也許皇帝對李佑沒有格外的疼愛,但是李承乾不同,這是皇帝陛下的嫡長子,自小鐘愛,感情深厚。更何況李承乾是長孫皇后嫡出之子,天下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對長孫皇后感情甚篤,長孫皇后去世之後,皇帝對其所出的子女格外疼愛,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即便是皇長子李承乾犯錯了,但是他畢竟曾是摯愛之子,或許看在先皇后的面子上,李二陛下也很有可能饒他一命。

但如果李佑這邊量刑不準確,提前開個壞頭,到時候又怎麼對待李承乾呢?要是對兩個皇子全都網開一面也不行,雖說皇子犯錯與庶民同罪是一句空話,但至少要做的差不多。

謀反乃是一等一天大的罪名,不可饒恕,如果因為謀反的是皇子就網開一面,那律法的威嚴何在呢?將來別人謀反是不是也該依樣畫葫蘆呢?單單是這一點,就註定了必須要有流血出現。

可到底該怎麼定罪量刑,“聯合調查審判委員會”的一干大臣們都集體沉默了。這件事是沒辦法皇帝聖裁的。李世民是皇帝也是父親,兒子犯罪的的情況下他該回避的。

而且如果他親自介入會很難做,殺了兒子別人會說他殘忍,可如果網開一面,會有人說他徇私枉法。所以在這件事上,只能交給一幫大臣們去處置,如果結果怎樣,都將是大唐朝廷的決定,可以讓他這個皇帝置身事外,不受作難。

皇帝在這件事上沒有表態。但下面的大臣們卻都按捺不住,特別積極的參與到了給皇子們定罪的討論行列裡,討論的方式自然是奏疏了。

一封封的奏疏送上去,大都是要皇帝陛下秉公處置,遵照大唐律法,嚴格處置謀反的皇子。不能因為親情而徇私,該從重處置給天下以震懾。

這般大臣們的訴求十分明顯,主旨就一個,那就是要李承乾死。自古以來。廢太子都是個很尷尬的身份,即便是被廢掉之後,若是沒死很容易受到猜忌,甚至會是動亂根源。

前代隋朝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