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6頁

田增率先起身,王竹韻勉強笑了笑,跟著走出去,出了書房,仍然留在正房,沒敢走遠,生怕再折騰出麼蛾子。八面玲瓏的田增輕輕道要不要我把虎妞喊過來?王竹韻搖頭苦笑道沒用,老太爺是動了真火了,虎妞沒輕沒重,指不定就會火上澆油,那才真的麻煩。甲第這孩子是我領進家門的,接下來就看他自己的了。如果這一關過不去,就只能重頭謀劃了。田增默不作聲,作為首長的生活秘書,對王家的家事自然爛熟,但愈是如此,就越不能自作主張,更不能指手畫腳,沒這個覺悟,這麼多年的書就是白讀了,這麼多年的人情世故也白琢磨了。

書房,氛圍遠沒有外頭兩位想像的那般劍拔弩張。趙甲第在宣紙上寫下那二十三個字,手腕沉穩,絲毫不顫,正楷雄健,這是十多年被國士男子陳平安硬逼出來的渾厚功底。本來黑著臉的老太爺一看,出乎意料嘛,呵呵一笑,說道我說你來寫,這次換行書,聽好了,除了中字,再沒道理;除了敬字,再沒學問。老太爺說完,趙甲第已然一氣呵成,行雲流水。老太爺笑容增加一兩分,評判語氣道不錯,是下過苦功夫的,接著來,這次是草書:三軍要他輕生,萬姓要他重生。不輕生不能戡亂,不重生易於為亂。趙甲第依舊筆走龍蛇,只是一筆狂草,多了肆意汪洋之氣。老太爺看著宣紙上三句話,三種不同字型,與趙甲第下棋開局中盤收官如出一轍,當真有點圓轉如來的味道,作假不得,不是臨時抱佛腳的伎倆。老人接過毛筆,趙甲第立即換了一張空白宣紙,提筆卻不落筆,一滴墨汁滴在了宣紙上,格外醒目,老人擱下筆,語重心長感慨道當年換了乾坤,一切都是空白,我,還有很多人,死了的,僥倖多活的,都滿腔熱血想要在這張白紙上留下點什麼,是人就有私心,誰也免不了俗,這點不需要否認。打仗的時候,誰不護犢子,誰不搶功勞,誰不想爭個第一?出生入死的大老粗們誰不想討個年輕漂亮的閨女當媳婦?誰不想撈個將軍噹噹?只不過一開始,私心都跟錢不沾邊,沒誰想著享福,當真是顧不過來啊,天天在打仗,天天在死人,打仗死得多,餓死的更多,誰心裡沒怨氣怒氣?誰不想翻身?然後,渡過了長江,解放了,我甚至帶兵打到了福建,但接下來很多人都懵了,這馬上打天下,終究還得馬下治天下啊,怎麼治?小火慢燉?還是重病猛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犯了錯誤,一個接一個,都在黨史裡記載著,以前遮掩了一些,現在開始陸續解密了,是好事,是功是過,就得讓後來人評說或者罵娘。我這個老不死的傢伙從馬背上下來,已經有半輩子了,說實話,很多事情看不懂,但我只想親眼看到老百姓是不是可以住上房了,吃上飯了,是不是別受了欺負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是不是不再想著活著比死還遭罪,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哪怕明天就閤眼,良心也對得起那些個記著的兵娃娃,戰友,老百姓,首長,還有自己的祖宗和子孫。

趙甲第望著那張宣紙,怔怔出神。本以為老人會大發雷霆,然後將他劃入趙三金那個活該拉出去槍斃一百回的敵對陣營,甭想再踏入這個四合院。最起碼也會將他視作不成熟的憤青甚至是糞青人士。那句純屬原創的肺腑之言,傻子都清楚不該脫口而出,太不成熟,而且場合也不對,只不過鬼使神差的,趙甲第就成了十足十的愣頭青,所幸老人不愧是活了快一百年的人物,並沒有過多計較。

老人再度來到地圖下,負手抬頭,略顯唏噓道:「虎妞藏不住話,竹筒倒豆子,不過都是盡揀好聽的話,年前就把你狠狠誇了一通。我起先還納悶竹韻怎麼肯回北京過年,結果敢情還是借了你的東風沾了你的光,也好,這個家總算有了點人氣,一個家就跟往小了說,跟一個人差不多,往大了說,就是和一個國家一樣,可能都會有怨氣怨言,有了怨言,最首先要做的事是什麼?是能夠說出來,韓愈《送孟東野序》裡有句話很有道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