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那是我當時的想法。”
“我改變主意並非因一時衝動或貪婪名利,而是由於你在朝歌的表現讓我產生了新的見解。”
“或許......”
“秦國不應 ** !”
“住口!”郭旦嚇得急忙制止。
此刻他感到頭髮都立了起來。
如果早知道蒯徹會對秦長青說這些,他就算 ** 也不會引薦。蒯徹的話每一句都可能惹來滅頂之災。
他並不希望因此喪命!
但是,無論郭旦多麼焦急地打斷,屋內的另兩人卻依舊不為所動。
秦長青微微一笑,
問:“哦?為何這麼說?”
“我在咸陽閉關不出,為何先生如此看重呢?”
蒯徹答道:
“公子過於謙虛了。”
“士人聚會的時候,您已經初露鋒芒,然而當時您的見解並不成熟且理想化過度,因而並未引起廣泛關注,但現在,您彷彿脫胎換骨,令人驚歎。”
“我沒有參與朝政事務,但是我廣泛研究歷史上的人物。”
“我發現成功者們常常能在處於弱勢地位時顯得溫順溫和,如同未被挑戰的小羊;但當機遇降臨之時,他們會展現出強烈的進取精神,如雄鷹般一擊即中。”
“您正具有這樣的特質。”
“不做則罷,但是一但採取行動就雷霆萬鈞,毫不猶豫,且不留任何感情餘地,冰冷決絕!”
對此秦長青輕輕地笑了起來。
反問說:“難道先生說我心狠且無情嗎?”
“不然,”蒯徹道。
“這證明您意志堅定,不受外界因素所左右。”
秦長青笑答道:“本以為你會讚揚我把民生問題擺在首位並擁有崇高的理想目標。未曾想你似乎更多是在指出我的不足。”
對此蒯徹搖頭。
回應說,“您在朝歌的行為固然造福了人民和國家,但與您的個性和品質相比,那就顯得相對不足。您的領導潛力展現了成為一代明君的可能性, 這是以往秦國眾位皇子未能體現出來的。”
“這意味著秦國未來是有希望的。”
“這也是最大的未知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