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王夫婦去見!”
明宗扶額,面色一苦:“要糟!”
煦王帶著煦王妃磨磨蹭蹭地進了興慶宮。
進了長慶殿的大門,已經升了首領女官的桑九接了出來,笑容滿面:“王爺和王妃來了?快請進!太后娘娘唸叨了幾十遍了呢!”
煦王夫妻相對無語,只得硬著頭皮進了內室。
裘太后一看見他倆就揮手趕其他人:“都走都走!亂糟糟的!”
鄒皇后本來打算留下來緩頰,結果也沒了機會,只好歉意地看看煦王夫妻,帶著沈英妃、牟燕娘和一屋子的下人退了出去。
結果,人一走光,裘太后原本沒有表情的臉就繃不住了,眉花眼笑,欠身一把把岳氏拉到了懷裡,好一頓揉搓:“好孩子好孩子!趕緊給哀家生個大胖孫子來!”
又看著傻了眼的煦王嗔道:“臭小子!走還不堅定點兒!不就是有孕了麼?加厚車裡的褥子,軲轆上綁上皮毛,走慢一些,哪怕出了山西道就停下找地兒生孩子,也別轉回來啊!這下好了,三五年都走不成了吧?!笨瓜!”
岳氏雖然發懵,卻反應極快,聽裘太后的話,又驚又喜,小心地低聲問:“阿孃不怪我們?”
裘太后親暱地捏著她的臉頰晃一晃,方笑道:“我是從小在外頭野大的,自然知道外頭的世界有多精彩。之前你們倆雖然也出門玩,可是三五個月就得回來。那是霂郎顧念著兄弟君臣,怕他不在,萬一他四哥玩不轉京城防衛怎麼辦。如今事事妥帖了,他要走,只怕就連他阿哥都不攔著,我又做什麼要給他添這個亂?”
煦王只覺得渾身像是六月天喝了一壺冰水般通泰,眼睛不由便有些紅:“阿孃,你總是最替我們著想。”
裘太后悄悄往窗外看看,噓了一聲,低聲道:“莫要告訴她們,不然,你阿哥心思重,怕要疑我不相信他了……”
岳氏忽然低低問道:“那阿孃到底信不信皇兄呢?”
裘太后頓了一頓,笑著去擰岳氏的臉頰:“這孩子,懷了孕便這樣刁鑽起來!”
然後衝著煦王眨眨眼,提高了聲音:“有了孩子了,就給我安安生生地在京城裡待著!一個個的,不忠不孝!等我去了地下,看我怎麼跟先帝告你們的狀!都給我滾回去,一個養胎,一個反省,禁足十個月!”
鄒皇后在外頭聽著,怎麼都覺得這話有些怪異,想一想,又釋然了,低聲笑著對桑九道:“快去打個岔,不然煦王夫妻不定怎麼尷尬呢!”
桑九點頭答應,忙敲敲窗子:“太后殿下,您剛才要的柿餅取來了,現在可要端進去?奴婢記得煦王妃也愛吃的。”
裘太后氣哼哼地:“端進來罷。不過那個東西熱,岳氏吃一塊解解饞罷了,不許多吃。”
鄒皇后鬆了口氣,笑著走了進去,就看見煦王和煦王妃兩個人都低著頭站在裘太后對面舉袖擦眼睛。
因為有裘太后的話,煦王和煦王妃禁足,所以煦王府竟然安安靜靜地待到了煦王妃生產的時候。
臘月初一一個五鼓,煦王妃發動了。
這一生就是一整天。
一直到了晚上,孩子落地,是個男娃,嗓門洪亮,身體健康。
煦王抱著兒子喜得合不攏嘴。
明宗在一旁看著,又羨又妒,嘀咕道:“不就是兒子麼?朕以後必要生上十個八個的才甘休!”
裘太后聽了也高興,令明宗:“快給你侄兒賜個名字!要好聽的!”
明宗想了半天,賜字曰:“維”。
裘太后和煦王聽了,都覺得好。
滿月時,裘太后抱著小小的孩子,輕聲地哄:“維哥兒,祖母的好孩子……”
煦王看著裘太后的樣子,心裡一顫,轉身拉著明宗低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