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深深點頭:“我也這樣想。所以內宮的一應事情,大多是孫德福和他在辦。只是梁奉安這個人也關鍵得很,我不想放棄,舅舅們看,有沒有什麼法子探聽一下他的立場?”
裘峙覺得莫名其妙,大大咧咧地說:“他個神策軍左將軍,拱衛皇城的一軍之將,他的立場要得著探聽麼?必定是站在小四你這邊的啊!”
裘峰皺起了眉頭,想了半天,方道:“上年倒是聽說了一句,似乎當年鄒家的二郎還在軍器監時,與他有過交情。若果是如此,即便立場搖擺,爭取起來也不難。”
明宗立即又點了點頭,笑道:“那就太好了。這兩個人若都可用,事情就容易了許多。到時候,大舅舅和梁奉安一起攘外,小舅舅和沈邁一起安內。皇城內外,兩隊兵丁的事情,我想就容易得多了。”
裘峰聽到這裡,忽然明白了過來。
兵權不能都在裘家。
明宗這是決定了要讓沈、梁二人來分自己等人的兵權了!
裘峰想到這裡,反而輕鬆了起來,躬身應諾:“正該如此。”
裘峙卻覺得自己一個人慣了的,忽然要多一個人出來“搗亂”,十分不舒服,便張口道:“我自己就夠了,你給姓梁的分別的活兒,讓他少跟我攙和。”
明宗的眼中厲色一閃,仍舊微笑可掬:“大舅舅既然不樂意,就算了。只是到時候都拿什麼人、去哪裡蒐證據、得來的各種兵器財務如何處斷,大舅舅一個人忙得來麼?那些東西若丟了一兩樣,定罪的時候,可是大麻煩——大舅舅真的自己就夠麼?或者你有旁的什麼人能幫得上忙?”
裘峙沒瞧見裘峰拼命打過來的眼色,自己望天想了想,笑道:“我雖然不擅長這些,但我們家錚郎卻沒問題。我到時候帶上兒子不就得了?”
明宗一笑,還不及說話,裘峰卻知道這個時候真的不能再顧及禮儀了,搶先道:“要我說,大哥到時候還在裘府坐鎮吧,到時候看情形,萬一哪裡需要增援呢?錚郎到底年輕,府裡有些老兵他壓不住。至於這趟外差,倒是大哥的話,讓錚郎去出才好。而且,既然聖人提到了梁奉安,我看不如請梁將軍和錚郎一起去,一則錚郎可以替聖人看看這位梁將軍的立場,二則這位梁將軍聽得說也是沙場征戰出來的,倒是可以教一些錚郎沒經過的事兒——聖人您看呢?”
明宗眼中的笑意更濃,滿意地連連點頭:“小舅舅這個建議十分好。大舅舅是咱們的大將,押後陣。錚郎也需要歷練,這個事情正好。”
七十六
事情計議一定,明宗立即命人悄悄帶了裘錚入宮,然後喊來沈邁和梁奉安,四個人商議此事。
本來要留下裘峰,裘峰卻道:“到時候我聽沈將軍分派就是,何況,想必我也只是負責興慶宮而已。還不如現在去姐姐那裡跟她說一聲。”
裘峙得意洋洋,也想跟著去,裘峰卻道:“大兄不如去看看釧娘,她這幾天累壞了,擔驚受怕的。大兄既然入宮一趟,也該去安慰安慰。”
裘峙大喜,忙嚮明宗討令:“小四,可行的?”
明宗目露為難:“蓬萊殿遠在大明宮西北,大舅舅若是要過去,只怕得穿過整個大明宮。看起來著實不成個體統,釧孃的面子上也不好看。不如大舅舅去我御書房等著吧,我讓人去喊釧娘過來。”
裘峰會意,連連點頭。
二人目光交匯,彼此心領神會——裘太后那裡,這個小弟弟說話的分量和分寸,比誰都合適;而裘大郎這張漏風的嘴,只怕除了自家女兒之外,也沒有什麼人能夠管得住。所以,各盡其用,挺好。
裘釧聽說自家阿爺和小叔叔都進了宮,就知道明宗是要跟他們商量寶王的事情,想了想,雖然很知道這個時候要控制賢妃,但也擔心會打草驚蛇,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