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原定攻下撒馬爾罕,但如今情況有變,帖木兒在撒馬爾罕集結重兵,企圖向天山移動,不僅可切斷陛下的退路,而且還可支援東邊的大宛國,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李牧聽到趙括的回覆,無須檢視地圖,便猜測到帖木兒的戰略意圖。
整個河中地區淪為戰場,雙方的進攻、防守,大開大合。
帖木兒的目的,為切斷三百萬夏軍的退路。
一旦被帖木兒堵住退路,三百萬夏軍如果沒有在河中地區佔領傳送陣,那麼可能會全軍覆沒。
“變攻為守,防守反擊。”
廉頗再次使用堅守戰術。
李牧、廉頗都擅長防守後,再發起進攻。
廉頗令軍士在要道構建臨時的防線,他具有ss級特性“森嚴壁壘”,野外築壘防守時,軍團防禦力+30,防禦工事耐久+20,防禦工事對敵傷害+10,這個時候,正好可以起到效果。
李牧也是防守型別的武將,有ss級特性“防守反擊”,處於守勢時,軍團防禦力+15,轉入攻勢時,軍團防禦加成消失,軍團攻擊力+15。
另外,李牧的全軍防禦光環“武安君”(戰場上所有己方軍團防禦力+12,士氣下降速度-13。一支部隊最多僅適用三個全軍光環。李牧本部軍團防禦力額外+18),更是同時強化了自己與廉頗軍團的防禦。
兩個人配合,廉頗軍團的防禦力提升42,李牧的防禦力提升45,相當於強化了差不多一半,這已經是比較誇張的數值。
趙國雙璧位於守勢時,可憑藉較高的軍團防禦,消耗進攻方的體力和士氣,待到敵軍的體力和士氣下降,然後再尋找機會反擊。
李牧、廉頗面對強敵,才會採取這樣穩妥的戰術,特別是面對強秦時,如果不顧一切主動衝上去,反而容易失敗。
這一次,漠南軍20萬,李牧、廉頗各自統領10萬,阻擊帖木兒。
與李牧、廉頗相互配合的是吐蕃軍的玩家領主扎西。
扎西因為眼見中原霸主誕生,直接率領吐蕃都護府依附,所以仍然被任命為吐蕃大都護,封侯,地位不低。
扎西駐兵在東部的山地,與駐紮在山下的李牧、廉頗互為犄角,遙相呼應。
吐蕃軍,擅長在山地、高原作戰。
扎西執掌的吐蕃軍只有10萬,不過,卻是歷史上和唐帝國爭奪安西四鎮的精銳,戰鬥力頗為強悍,那也是吐蕃最強悍的時期。
吐蕃的人口還是太少,畢竟環境惡劣。
環境惡劣,如果又有尚武之風,那麼往往會比較剽悍。
楚天已經提前將李牧、廉頗、趙奢、趙括、完顏宗翰、完顏銀術可漠南軍武將的面板,發給了同為玩家的扎西,讓他基本瞭解這些武將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配合。
除了李牧具有全軍光環,吐蕃軍的主帥論欽陵,也有全軍光環,是吐蕃都護府為數不多擁有全軍光環的武將,但主要為吐蕃士卒提供加成。
吐蕃軍傾盡全力出征,配合漠南軍,修建土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