訌和不信任中重新跌入谷底。”
“因為我知道,公元1662年,隨著此前的磨盤山之戰和南京之戰的失敗,永曆天子朱由榔、晉王李定國、延平郡王鄭成功會在這一年先後辭世。而兩年後,隨著臨國公李來亨和兵部尚書張煌言殉國,以中興大明為口號的抗清運動在中國大陸上徹底終結,而中國人也將在未來的兩百餘年中淪為蠻夷的奴隸。”
“這些,便是三百五十四年後,我在史書中看到的。而你的所作所為,就是在將歷史推回原點!”(未完待續。)
第八十八章 誅心
曹從龍與陳錦、馬進寶那等貨色絕非同類,前者是想要以一己之力扭轉大局的忠臣,而後者則是亂世中為求富貴榮華而敢當異族走狗的漢奸,所以根本不可以同日而語。這些,陳文在此前韓啟正審訊附逆文官時再度得到了確認。
然而,好心做壞事,往往比誠心去做壞事造成的損失和傷害還要大。曹從龍為求中興大明,應該還有對於魯監國,以及浙江文官集團的忠誠,所以他才會認定陳文背叛了以監國魯王殿下為核心的“革命”。接下來,有了“內除奸佞,外驅韃虜”這麼個高尚的動機,那麼發動叛亂也就順理成章了。
做什麼不重要,關鍵是動機要高尚。就好像是殺人劫財,做出這等事的一聽就不是好人,可如果在劫富的後面加上個濟貧的話,替天行道,立刻就高大上了。
陳文很清楚,被此等念頭洗了腦或是自我洗腦的人,即便是敗壞了大事,也會堅定的認為自身其實只是時運不濟罷了,因為從本心裡他們堅信忠君愛國的動機是沒有錯的。他即便是舉起了斷頭刀,曹從龍的心裡也會懷著一份“殺身成仁”的心態去坦然面對,甚至就連魯監國親自下旨處死曹從龍也會是一樣。
然而,無論是誰,都必須為其所作所為負責,這是陳文深信不疑的真理!
既然曹從龍堅信他所做的事情一定會有利於魯監國和大明,那麼就透過全盤的推演讓他徹底明白,其實他所做的一切不僅愚不可及,沒有絲毫成功的可能,而且還會導致他效忠的物件的毀滅。
可是,這樣的人一般內心極其堅定,想要真正說服他們實在是千難萬難。既然如此,那麼就讓曹從龍提前知道一些本不可能知道的東西,讓這等人在懊悔中度過餘生。
呆若木雞一般,曹從龍站在那裡吃吃的看著陳文,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第一次聽說陳文這個人,那還是去年年初王江的那兩份一勝一敗的奏疏。一個不遠萬里,自北直隸的天津衛一路南下投效王師的讀書人,自高皇帝時的世襲軍官子弟,在大蘭山短短數月就能練就強兵,擊潰浙江清軍的一支精銳部隊。如此人物,無論是他們這些文官,還是勳臣集團的定西侯張名振,人人皆以為是高皇帝顯靈,為魯王降下了一位中興名將。
接下來的舟山之戰,王師敗績,被迫遠遁福建,在一個很巧合的機會下得知了金華府的戰事。隨後,在驚歎於陳文的用兵手段以及憤慨於其此前抗旨不尊的行徑中,這個武將卻已經成了魯監國集團最後的救命稻草,前來共謀大計就成了必然。可是等到他滿懷著信心來到金華後,看到的卻是一個不顧君主安危的亂臣。
“既然你對監國殿下不忠,那麼就別怪我曹從龍不義了。”
懷著這樣的心思,叛亂爆發了。可是其中的過程和難度卻遠遠超乎曹從龍的想象,只是心存著忠臣義士為上天庇佑的信念,曹從龍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收復台州,恭請魯監國迴鑾浙江,迎來抗擊滿清、中興大明的一個新的**。
然而,陳文回來了。在不可思議的時間,以著不可思議的速度,行著不可思議的戰術,輕而易舉的拿下了府城。
對此,曹從龍只能感懷於陳文用兵手段太過老辣,滿清的那個笨蛋總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