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寒暄過後,姜震山又問起楊凡的家世。
“回稟伯父,我是留州府人氏,現在原平縣自己經營一些商鋪。”
楊凡這話半真半假,但聽起來特別的相匹配,完全沒有任何漏洞。
在原平縣經營了大半年的時間,也闖出了一些名聲,姜震山常年跑鏢在外,也聽到過,更加沒有懷疑。
姜月見狀,直接提起了布行的事。
“爹,你不是打算收購那家布行嗎,正好易大哥也來我們長坊縣經商,不如你們合夥收購了,易大哥也懂經營。”
“你的意思呢,賢侄?”
姜震山沒說他自己的意見,而是先問楊凡。
“若是能和伯父合作,那是再好不過。”
聞言,姜震山很是高興,當即要留楊凡在府上吃飯。
楊凡先說正事:“伯父,吃飯的事不急,我只聽妹妹說了布行的事,還沒有去看過,不如我們先去看看如何?”
“好,就依賢侄所言。”
姜震山當即命人備了馬,和楊凡一起出門,姜月緊緊跟在後面。
一行人順著大街來到鼓樓處,這裡正是長坊縣最為繁華的主幹道,人來車往,川流不息。
姜震山一指路南的第二家布行:“就是那裡,錦衣布行便是。”
楊凡順著聲音望去,只見布行的生意不錯,顧客們進進出出十分熱鬧。
若不是姜月此前說過內情,還真看不出來這裡要轉讓。
幾人下了馬,走進店內,看得更是清楚,近三丈長的櫃檯,外面站滿了客人,櫃檯裡七八個夥計都忙不過來。
姜月上前排開眾人,問其中一個夥計:“你們東家在哪裡?”
“是誰在找我?”
一個微胖的中年人自後面走出,看到姜震山,立刻拱手笑迎:“姜老爺,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姜震山也是笑呵呵的:“張老爺,還是那件事。”
之前姜震山也來找對方談過,但那時他對於布匹這個行當並不瞭解,談也主要是問問情況。
但這次不同,這次有了楊凡,姜震山心裡就有了底。
直接和對方說:“張老爺,我是誠心要收你這布行,你認真開個價。”
“姜老爺,不如我們到後堂一敘。”
前面人多,張老闆將他們帶到後堂,命人給上了茶,這才談起正事。
“我這布行不是說生意不好開不下去了才轉讓。”
張老闆虛指前面的店鋪:“姜老爺你也看到了,我這裡並不缺客人,只要你入了手,馬上就能賺到錢。”
姜震山笑呵呵點頭:“瞭解瞭解。”
那張老闆又說:“我這布行的地點也好,緊挨著鼓樓大街地,也就林家布行排在我前頭。”
“對的對的。”
對方這麼說,明顯是想往高了要價,但姜震山不熟悉經商,不知道該怎麼往下壓,只能稱是。
楊凡接過話頭,說:“看來張老爺一時半會還不打算轉讓這個鋪子。”
張老闆順著話看過去,見楊凡面生,便問:“這位是?”
姜震山介紹說:“這是我外姓的侄子,他常年經商,對於這方面比我更瞭解。”
外姓就是和姜震山不是一個姓,至於具體的是什麼情況,對方也不合適多問,張老闆直接和楊凡說起了商業上的事。
“小哥,我這鋪子是要轉讓,但也不能因為轉讓就賠了本。”
楊凡笑言:“張老爺多慮了,我伯父在長坊縣素有威名,他又怎麼會坑了張老爺。”
雖然和姜震山是第一次見面,但楊凡對於他的情況已都瞭解過。
姜震山是年輕時才開的鏢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