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道,韃子雖然來勢洶湧,但京師周邊精銳兵力也不少,單單薊遼、禁衛、雄威、虎嘯四精銳軍團,兵力就超過八萬。只可惜,兵力雖多,卻令出多門,無法協同一致。所有這一切,致使韃子肆無忌憚,囂張至極,讓京師一日三驚,不得安寧。
為了統一事權,乾脆在永平成立參軍聯席署,由各軍團統帥及各路總兵組成。統帥及各路總兵議定作戰方案、定獎懲,以此讓各軍協調一致,儘快將韃子驅逐出境。
楊一仁的提議遭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反對。畢竟,只要不是白痴,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一旦參軍聯席署成立,主導權絕不會在朝廷手中。
周延儒痛斥楊一仁,說朝廷本就有兵部,任何提議成立其他機構的想法都是居心叵測,為野心家張目。
楊一仁則寸步不讓,拿出事實證明,兵部干涉作戰就是自取滅亡。
朝堂上吵得一塌糊塗,林純鴻可沒有耗下去的心思,令田楚雲豎起了破虜行營的大旗。
大旗初一豎起,田楚雲下令商人武裝謹守天津衛城,令虎嘯軍團小心遮護糧道,自己則親率雄威軍團北上,抵達薊州城外十里處。
田楚雲令雄威軍團安營紮寨,以為長久之計。
同時,田楚雲發函給唐通、白廣恩、曹變姣、孫應元,言道,韃子攻勢猛烈,各部均已蒙受巨大損失,而雄威、虎嘯軍團四萬餘將士卻被阻隔在戰場之外,無法殺敵報國。
為了儘快改變這種混亂、被動的局面,業已奉江陵侯之命,組建了破虜行營。破虜行營近期將採取斷然行動,對韃子實施最為猛烈的反擊。
至於如何反擊,諸部如何協同,四日後,將在行營召開會議商討。
章節目錄 第六百九十三章 聞令而動
孫應元、周遇吉接到了田楚雲的信函,這才突然明白:韃子退兵之後,大明朝廷的命令恐怕已經出不了北京城了。
孫應元、周遇吉雖然後知後覺,現在也不得不思考禁衛軍團的將來。
稍微有點能力的武將、或者率兵打過仗的武將,都是清醒的現實派。孫應元、周遇吉當然知道,朝廷絕無與林純鴻對抗的實力。
而且,像孫應元、周遇吉這樣有追求的武將,無時不刻都期望著遇到一名英明神武的統帥,制定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給他們帶來一場又一場勝利,最終立下赫赫戰功,光彪史冊。從這點出發,兩人希望朝廷來統帥他們,還是希望林純鴻來統帥他們,不言自明。
然而,孫應元和周遇吉兩人忠心耿耿,讓他們兩個公然背叛朝廷,甚至反身與朝廷作戰,這個顯然不可能。
對兩人而言,最好的結果便是:皇上依然是皇上,朝廷大策卻由林純鴻來主導。
這些心思,若用來處理田楚雲信函一事,關鍵點就落在了朝廷是否認可田楚雲的做法上。
孫應元和周遇吉不能決,最終決定由監軍陳奎來定策。陳奎本就是皇帝的代表,有誰能比陳奎更適合決定此事?
陳奎沒有像孫應元和周遇吉這麼猶豫,爽快地決定:以打探訊息的名義,派出一名參軍至破虜行營。
唐通、白廣恩、曹變姣接到信函後,當然不敢擅自決定,不約而同地將球踢到了洪承疇腳下。
洪承疇混了半輩子的官場,他的政治敏感性只會比陳奎更強。像洪承疇這樣的人,心思靈敏,為人圓滑,既不像盧象升一般滿腦子忠君為國的思想,也不像孫傳庭一般視功名利祿為糞土。
洪承疇奮戰沙場十多年,吃了無數的苦,操了無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