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東吳後期,一來江南被南下的避難計程車民不斷地開發,窮山惡水逐漸變成了魚米之鄉;二來山越人也被幾乎盡數剿滅,或是漢化,因此自然無法再有這麼優厚的兵源了。
第三就是東吳的將領世襲制度,也對此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良的影響。東吳的大族掌握著東吳大部分的人口和經濟命脈,東吳的軍隊,實際上是由一支支私兵所組成。而在東吳中。擁有私兵的將領多達上百之多,重要的如程普、陳武等人,都擁有多達數千的私兵。最關鍵的是,這些私兵是可以父死子繼的,孫權基本上不能夠獨自去調動他們。只有透過私兵所屬的將領,才能進行調動。
而孫權想要讓這些擁兵的將領們動用自傢俬兵為自己效力。靠的就是跟他們利害一致,比如用抗曹、抗蜀等口號使他們與自己同仇敵愾。而東吳的每一次軍事擴張,所得到的疆土的與人口,也基本由那些參與作戰的將領所瓜分,比如赤壁之戰後,周瑜攻取了長沙北部漢昌郡,此郡便成為了周瑜的食邑,而魯肅接管了周瑜的軍隊之後,漢昌郡便又轉為魯肅的食邑,這種情況在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之中,都是不可想像的。
而這樣一來問題也就來了,大家的軍隊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打仗的時候號令不一,操練的時候訓練更是不一,這戰鬥力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別說丹陽兵了,就是天兵天將,都被你給折騰成豆腐渣了。
出於這三個問題,丹陽兵在東吳之後,就再不聞名於世了。有鑑於此,馬謖這才提出要重建丹陽精兵,為的就是保全這一支精銳之師。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