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曹操在其他方面也沒有閒著。在得知劉備招募了新軍之後,曹操針鋒相對在河北、中原之地招募了大量的新軍,並抓緊時間修繕加固城防。而在兩軍的邊境地帶,更是火星四濺,在汝南、梁郡和潁川的邊境之處,雙方的斥候往往都能打起來。在距離曹劉的停戰協議還有一年的時候,彼此之間居然就已經醞釀出這麼濃烈的火藥味了,這甚至讓劉備和曹操自己都有些意外。
而就在這緊張的氣氛之中,曹劉雙方卻也都損失了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劉備方面。自從北伐之前就纏綿病榻的法正,在苦熬了一年多之後,終於是撒手人寰了。法正的身子骨本來就不是很結實,早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也對他的身體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先前在劉璋麾下不得重用,整個人都是鬱鬱寡歡。比及得到劉備的信任,為報知遇之恩,以及彌補自己早年碌碌無為的遺憾,法正更是以超負荷的狀態工作。在這期間作為關隴派首領的他,甚至還要籌劃著名和其他派系的政治鬥爭,如此一來就算是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前年的涼州之行,終於是給他孱弱的身體加上了致命一刀。最終導致瞭如今的油盡燈枯。
得知法正的死的時候,馬謖正在和張飛一起遠徵塞北,壓根就沒想到法正居然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掛。等他知道訊息的時候,也已經是為時晚矣了。對於法正這個人。馬謖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想當初正是這個人去荊州,把益州拱手送給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講,自己乃至整個劉備集團能夠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法正絕對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後來也是這個人,在政治的戰場上對自己放了暗箭。弄得自己狼狽不堪。本來還琢磨是退一步海闊天空,還是和他繼續針鋒相對的,沒想到他居然是這麼幹脆地掛了。這人哪,有時候真不知道從何說起。
馬謖對於法正的死是無語了。他的老闆劉備就沒這麼淡定了,相反表示出了極大的哀痛。不止是親自為法正發喪。而且連哭數日並追諡法正為翼侯,除此之外更是令其子法邈繼承法正的爵位。並且封為奉車都尉、漢陽太守。
劉備這麼做也不奇怪,他這個人從骨子裡講,還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想當年在荊州的時候,曹操在北,孫權在東,讓他進退不得。要不是法正前來相助於他,他只怕在兩大諸侯的夾縫之中,早已經被徹底碾壓了,哪還能等到今天的風光。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對法正的死如此傷痛。
而另一方面,他的死對頭曹孟德先生,就沒這麼仁義了。九月下旬,曹操麾下的尚書令、前軍師兼領陵樹亭侯荀攸也過世了。荀攸是跟隨曹操發家的老臣子了,甚至被曹操稱為自己的&ldo;謀主&rdo;,二十多年來一直是備受曹操的器重。無論是早期破呂布、滅袁紹,還是後來的擊破馬超、韓遂,荀攸在這些重大的戰役期間,都屢屢獻上奇謀妙計,為曹操的獲勝奠定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只可惜,雖然為曹操立下了如此之多的功勞,但是彼此之間在政治道路上的分歧,最終讓這個曹操的得力臂助,和他漸行漸遠,以至於背道而馳。當初曹操進位魏公的時候,荀攸雖然不是很贊同,但是還是和眾人一起勸進。等到曹操想要再進一步進位為魏王之時,荀攸就表達了反對的意見。雖然他表達的方式頗為委婉,但是還是引起了曹操的不快。自此之後,二人之間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
等到曹操廢除古制,施行九品中正制,二人之間的分歧,終於是達到了一個巔峰。荀攸認為曹操已經位極人臣,如果再依靠此法收攏人心,只怕最後主弱臣強,會造成很不利的局面。曹操不甘示弱,認為自己這樣做雖然是收攏人心,但是目的是為了國家著想,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彼此爭執的結果,就是荀攸託病不出不再理事,而曹操則是對荀攸此舉深感不滿,甚至屢次在公開場合斥責荀攸不識時務,想要步其叔荀彧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