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歆也是對孫權的性情極為瞭解,知道這老兄好面子,決不至於把自己就這麼咔嚓了,這才敢在他面前大放厥詞。而不用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不過這也貴在掌握好火候,不能把孫權徹底激怒了,否則自己悲劇了不說,而且平白無故地來惹孫權發毛。對自己也沒什麼好處。
因此看到孫權已經有了發飆的跡象,華歆話鋒一轉,這才轉而開口道:&ldo;當然了,世事多艱,有時難免遭遇挫折。只要吳侯能夠效仿勾踐之故事,臥薪嘗膽以發憤圖強,有朝一日未必不能光復江東!&rdo;
這句話說得還像句人話,孫權聞言也是臉色稍和,當下問道:&ldo;未知子魚此番前來,可有何計策。可以教孤呢?&rdo;孫權也不是笨蛋,華歆現在這麼落魄,巴巴地跑過來找自己,無非就是走投無路了,想來混口飯吃。自己不妨看他有沒有用了,要是有的話大不了就賞他一口飯吃了。
聽了孫權這話,華歆知道自己這次能不能成功,就看自己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的表現了。當下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華歆這才開口道:&ldo;吳侯雖新得吳郡之地。但是東臨大海,北有曹公,西有劉備,南有山越。地不過吳會三郡,兵不過數萬。試問如此情形之下,吳侯想要如何立足呢?&rdo;
孫權聞言微微一滯。不過還是若無其事地開口道:&ldo;孤雖然勢單力孤,但是江東有水師之利,曹劉縱然是帶甲數十萬,也休想將孤如何。更何況曹劉乃是勢不兩立的對頭,孤只需坐山觀虎鬥,自可從容行事!&rdo;
孫權說這話的時候,底氣其實並不是很足。坐山觀虎鬥這個基本政策,他可以說是行使了很多年了,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結果自己的日子,卻是越混越難過。更要命的是,他和曹劉兩方的關係都搞得很僵。曹操自不必言,他先前被曹操險些滅了,現在又是和張遼鏖戰數場,自然是結下了樑子。劉備方面本來雖然不至於有多好,但是終究是有點交情。問題是這一次自作聰明派闞澤去算計馬謖,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現在搞得江東人人皆知,形勢被動之極。
他的底氣不足,華歆也是聽出來了,當下搖搖頭道:&ldo;只怕未必,當日吳侯帶甲十萬之時,尚難以撼動孫劉,更何況如今勢單力孤?曹劉縱然交戰,只需派遣善守之人以少許兵馬駐紮邊境,以吳軍陸戰之能,就算是想趁虛而入,只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rdo;
華歆雖然對軍略不是很懂,但是這些年在孫權和曹操手下都混過,有些事情還是知道的。孫權巔峰時期,一次次地派人攻打壽春和荊州,大部分時候卻都是被對手打臉。換成現在這個實力大打折扣的孫權,情況只怕會更糟糕。
孫權聞言默然,半晌這才開口道:&ldo;那依子魚之見,孤該當如何呢?&rdo;
&ldo;其實此事說來也簡單,無非就是化被動為主動。與其等曹劉開戰再從中取事,倒不如主動出擊,引曹公為援,使中原之軍南下攻荊襄。吳侯早作準備,待到曹劉激戰正酣之時,劉備軍力必然是集中在荊襄之地,屆時吳侯再揮軍突襲丹陽。丹陽乃是吳侯舊地,守備空虛之餘,必可一戰而下!&rdo;華歆侃侃而談道。
華歆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孫權卻不太感冒,當下皺眉道:&ldo;子魚此話不無道理,但是曹公實力遠勝我軍,如何肯為我軍所用?&rdo;
孫權這個人,本來就是很沒有原則性的一個人,不知不覺之間,對曹操的稱呼就變成了曹公,立場也是逐漸地往華歆那邊傾斜。這也正常,現在他自己江東六郡的老底子,一大半都已經被劉備給佔了,孫權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面對此還是耿耿於懷的。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幫他奪回地盤,別說是曹操,就算是他殺父奪妻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