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不容易。
寧氏這才慢慢跟她說起,事情的經過。
今日天氣好,又正好趕上旬假,她就約好了閨中手帕交在樂遊原踏青。
“不瞞殿下,小兒性情頑劣,臣婦就想著早些替他相看親事,想著如果能定下來,說不定能收收心。”
她的打算沒錯,怎料手帕交家中臨時出了些狀況,無法赴約。
寧氏就自己帶著孩子們來了。
文信侯祖上是軍功發家,卻不是武將,看封號就能略知一二。
傳到如今,門風更是和武勳們不同,這才會有將女兒嫁進蘇家的事。
趙鈺川偏偏是個例外。
從小就精力旺盛,上樹捉鳥下河摸魚,什麼調皮搗蛋的事都做過,寧氏為他操碎了心。
因有外人在場,燕長青就遠遠地避了開去,正好合適女人們談心。
寧氏平常也不是見人就掏心窩子的人,然而今日情況特殊,先是被嚇著了,對秦瑤光存著感激之心。
又見到長公主府的幾個孩子甚為乖巧懂事,這才有感而發,開啟了話匣子。
“殿下,您把孩子們教得真好。”
寧氏羨慕道:“您不知道,今兒原本好好的,都是趙鈺川這孩子惹來的事。”
剛剛遭遇過驚嚇,她此刻傾訴欲爆棚,秦瑤光打發孩子們去玩,自己則耐心傾聽著,淳寧作陪。
在她的講述中,剛剛發生的事慢慢清晰起來。
寧氏帶著小女兒在溪邊遊玩,趙鈺川便自己帶著人去抓野兔。
想著樂遊原不至於有什麼危險,怎知道誤打誤撞之間,被他發現了戴至隆讓人保護起來的兇案現場。
戴至隆留下來的人都是家僕,並無官差服飾。
守在幾具屍體旁,趙鈺川以為他們就是兇手,頓時正義感大爆發,和他們起了衝突。
還好他雖然從小習武,卻沒有莽撞地一個人衝上去,還差了人回去給寧氏報信。
秦瑤光在山坡上聽見有人喊“殺人了”就是趙鈺川喊的,他怕打不過殺人的兇徒,就想著將事情鬧大,讓兇手不敢亂來。
誰知道,是誤會一場。
寧氏趕到時,嚇得魂都快飛了。
在衝突中,趙鈺川從馬上摔了下來,臉上被樹枝刮破,小半張臉都是血。
秦瑤光所見到的,是已經收拾過以後的,瞧著才沒那麼嚴重。
戴至隆帶著衙役趕到後,方才解除誤會。
寧氏帶著趙鈺川回去,四姑娘年紀幼小,因為見不到母親而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亂作一團。
正好燕長青到了,戴至隆才知道長公主也在,方才帶著他們來求助。
寧氏乃大家閨秀,哪裡經歷過這等場面?
這會兒全都說出來,心裡還好受些。
秦瑤光正要出言安撫,卻聽見從孩子們那邊傳來“啊!”地一聲驚叫,驚得她忙起身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