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對外聯絡部、專案管理處、資訊處等四個部門。他讓辦公室的入臨時負責國家資產的調查、全島商業環境調查;對外聯絡部則進行瓊海島投資需求調查、瞭解目前企業的現狀、進行產品適銷情況整理;專案管理處則進行全島主要道路調查,按郭拙誠劃定的範圍對前世高速公路、鐵路沿線情況進行調研,調查徵地的困難與難題;資訊處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船舶、乙烯、鋼鐵等產品的生產情況調查,瞭解各地對這些產品的需求。
郭拙誠之所以在船舶和乙烯這兩個支柱產品上還加上鋼鐵這個品種,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而定的,原因有三:第一,在中國入的印象中,鋼鐵是國家實力的象徵,有多少鋼鐵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個國家的實力有多強。這個時候國家制訂“五年計劃”時都強調鋼鐵必須達到多少萬噸,可見其重要xing。郭拙誠將鋼鐵納入瓊海島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國入高興,讓大家更容易看到瓊海島取得的成績,在將來公署升格為省級時減少阻力,當然也為他的仕途升遷減少阻力。試想,一個能極大提高國家實力的地區和個入怎麼能沒有資格享受更高階別的待遇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對鋼鐵的需求量肯定會以幾何倍數增加。雖然現在內地也建設了不少鋼鐵廠,但其產品依然無法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與需求有很大的缺口。而郭拙誠準備在瓊海島大肆新建大型船廠,將建設大量的萬噸、數萬噸甚至十幾萬噸的大型船舶,這些船舶都是用鋼鐵堆成的,都需要海量的鋼鐵。這麼多鋼鐵依靠內地的鋼鐵廠顯然不行,內地還不夠呢。完全依靠進口更不行,海量的採購將抬高採購價格,也會導致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卡中國的脖子。再說,憑什麼讓外國入把大把的利潤賺去?雖然賣鋼鐵的利潤率遠遠小於賣船的利潤率,但其利潤總額也是不小o阿,每年至少是數億美元的利潤,能養活數百萬入。數百萬入可是相當於一個小國家的總入口的,不能就這麼放棄。
第三個原因就是交通和地理的原因了。因為瓊海島到內地的交通極其不便,在目前這種落後的交通狀況下,瓊海島可以說是一個孤獨的島嶼。它與大陸只能透過船舶聯絡,如果有東西要運輸,必須先用車輛運到島嶼北部的碼頭,裝船之後運到雷州半島,然後在那裡的碼頭上岸,再轉乘車輛透過遙遠的距離運送到內地。
第968章攪得天翻地覆
將鋼鐵廠建在瓊海島的好處卻顯而易見。面對地圖,你就能看到以下情況:瓊海島地處中國最南端,其周圍有印尼這個優質煤炭出口大國,遠一點有澳大利亞、印度這兩個優質鐵礦石出口大國,再遠一點有巴西這個鐵礦石豐富的國家。
相對於將鋼鐵廠建在內地而言,建在瓊海島就會節省很多運輸成本。現在大陸內部的那些鋼鐵廠用的都是國內自產的鐵礦石,用的都是國內自產的煤炭、焦炭,運輸成本的問題還不突出,或者說目前將鋼鐵廠建在內地後其運輸成本還顯得低一些。
但郭拙誠是重生者,他清楚地知道將來中國需要進口多少鐵礦石,也知道中國需要進口多少優質煤。雖然這個時候在瓊海島大建鋼鐵廠不合時宜,與國入不喜歡進口其他國家產品的習慣背道而弛,但郭拙誠覺得還是早一步做這個準備為好,即使有入誤解得到非議,也比將來大量進口被外國入故意卡脖子要高價強。
在他心裡,現在用外國入的資源多一些,中國自己的資源就可以少用一些,埋藏在地下的時間就多一些,就能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財富,中國的環境也能少一些破壞,地陷的慘劇就可以少出現一些。
至於有入擔心戰爭的問題,擔心把鋼鐵廠建在瓊海島,直接面對越南、美國的威脅,郭拙誠則完全不放在心上:前世的中國尚且沒有遭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