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光映照得如夢如幻,美麗不可方物之外,又多了幾分出塵之意。
“這顆珠子,名為鮫珠。一說鮫珠,大家可能不明白是什麼。我先說一詞,大家應該都聽過……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這是宋代著名詩人6遊的釵頭鳳,據說是送與其妻唐婉的詞。兩個人有一段婚姻,更有一段哀婉動人的故事,不過,最後卻勞燕分飛各西東了……唐婉也有一應和之作……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
澹臺夢語想到了唐琬和6遊的愛情悲劇,不由得有幾分感嘆和遺憾。稍稍一頓之後,輕聲說道:“說道這裡,話題就有些扯遠了。大家可能注意到,在6遊的那闕釵頭鳳裡,有淚痕紅浥鮫綃透一句,其中鮫綃,就和這鮫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什麼關聯呢,其實很簡單,鮫綃乃是傳說中鮫人的鰭翅,而鮫珠,則是鮫人腹中之寶珠,就像傳說中各種神物的丹珠一般!”
在座的人有的知道什麼是鮫人,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那麼博學,聽得迷迷瞪瞪,甚至是那個鮫字都不曉得。更別說傳說和出處了。
澹臺夢語又開始旁徵博引侃侃而談,說起了鮫人之說。
“傳說中的“鮫人”神秘而美麗,他們生產的鮫綃,入水不溼,他們哭泣的時候,眼淚會化為珍珠。鮫人不僅是個傳說,他們很可能是生活在南海外島嶼上的居民,與中國有貿易往來,而且一位“鮫人國王”還客死山東,並在中國留下了後裔。
唐李商隱錦瑟詩:“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千百年來讓無數人傾倒。倘問此詩之義,最讓人佩服的是梁啟的說法:“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
也就是說這種詩是“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的詩家之景,是隻可以想象不可以當真的詩家虛文。讀者只需品味詩美就是,不必非要問詩美的材質。
雖然詩家虛辭“於理則無,於情則有”,但這兩句費解的詩,卻並非虛作張致,而是事出有典,利用典故作喻。西人把這種透過複雜的典故組合構成喻體的修辭法叫“形上比喻”。如同猜謎,解詩者需要對典故的各種隱藏意義都非常熟悉才可能解開謎底。“不屈不撓的博學”是讀書人的頑疾。讓人感興趣的,是這詩上聯中,滄海月明珠有淚三個意象,聯絡著傳說中的“鮫人”。
中國很早就有鮫人的傳說。魏晉時代,有關鮫人的記述漸多漸細。在曹植左思張華的詩文中都提到過鮫人。傳說中的鮫人過著神秘的生活。幹寶搜神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雖然不斷有學者做出鮫人為海洋動物或者人魚之類的考證,我個人還是認為他們是在海洋中生活的人類,其生活習性對大6人而言很陌生,為他們增添了神秘色彩。
鮫人的兩種物產,世人視為珍寶。其一是鮫綃,任昉述異記載:“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金,以為服,入水不濡。”其二是一個令人感覺心疼的敘述,說鮫人的眼淚能變成珍珠。杜甫客至詩講到有朋友帶給他一顆泉客珠,結果“緘之篋笥久”,“開視化為血”。珍珠是鮫人的血淚所化,但鮫人似乎把友情看得比珍珠要貴重。太平御覽?珍寶部二?珠下引張華博物志:“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予主人。”為表示小小的感謝,鮫人一下就送了一盤珍珠。所以有人謂鮫人不貴珠,因為眼淚不值錢吧。但如果從鮫人們的家鄉盛產珍珠而不以為貴來說,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