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意的是,英國皇家海軍並不僅僅是留在本土的大艦隊。在1914年剛剛開戰時,英國大艦隊僅僅只有總噸位的2/3。而且就是在這2/3的艦隊中,還要撥出17艘前無畏艦用於為前往歐洲大陸的英國遠征軍護航。而在1914年最後的兩個月中,英國皇家海軍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斯配伯爵率領的遠東艦隊主力在成功擊敗克拉多可少將指揮的英國艦隊後,英國海軍終於坐不住了。第一海軍大臣費希爾上將派出了3條戰列巡洋艦(無敵,不屈,大公主)3條裝巡2條輕巡洋艦的海軍去搜尋殲滅斯配艦隊。而這一舉動最終造成了留守本土的英國大艦隊戰力的空前虛弱。當時英國人有什麼?大膽號戰列艦沉沒,鐵公爵和阿賈克斯號戰列艦在改進動力系統。獵戶座號正在維修。。征服者號正在改進,7炮塔聖物和愛爾蘭號還沒有正式形成戰鬥力。印度女皇,本鮑號以及虎號沒有完成最後的除錯。至於強大的伊麗莎白女王級和R級戰列艦更是在船臺上加緊建造。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英國大艦隊所能用的戰艦僅僅是17艘戰列艦和5艘戰列巡洋艦,而德國人則有15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如果此時雙方交戰,德國人真的很有機會一舉打破英國的海權。但是德國人卻放棄了,也許後世的人會說這些說法有些事後諸葛亮之嫌。但是德國海軍高層和德皇的消極避戰的責任是絕對跑不了的。在德皇眼裡,德國的艦隊僅僅是一個保證波羅的海制海權,以及在陸戰獲勝後對英施壓的一個砝碼,而並不是一支用於決戰大洋,打破英國皇家海軍制海權的利劍。艦隊的意義在於出海作戰,在於擊潰對方艦隊獲取海上的控制權,而不僅僅為了作為一個用於恫嚇或者作為談判砝碼的而存在。而德國海軍高層恰恰就犯了這個錯誤。。…。

關於海權,不同國家的海軍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國家要求的是擁有在海域上的控制權,例如英國,而有的國家則認為只要不讓對方利用海域控制權就可以了。例如法國的綠水海軍。以及德國兩次大戰時期的破交戰。從表面來看。雙方都有道理。但是徐傑認為,最終能絕對一個國家海軍命運的只有第一種海權。縱觀整個歷史,英國人在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後才登上海洋霸主的王座,在特拉法加戰役擊敗法西聯合艦隊後,英國人才最終保證了本土的安全。而再看後者,無論是法國人的遠洋破交路線,還是德國人的潛艇戰,都沒能獲得最後的勝利,究其原因在於,沒有強大艦隊支援的破襲力量在缺乏護航的時期能發揮出重大作用,但是隨著對方逐漸適應了這種作戰模式,同時擠出足夠的海軍力量強化航線保護後,同時配合遍佈全球的海軍基地。這種交戰方式單一的模式必定會被對方強大的海軍和海軍作戰體系所碾壓。沒有強大的艦隊以實際行動去牽制對方海軍主力,而僅僅依靠破交去逼迫一個海軍強國是十分不現實的。。…。

而在海軍建設方面,德皇的艦隊還是可圈可點的。良好的防護和水密隔艙設計,配合上德國高超的技術水平,德國戰艦在1戰中享有不沉之艦的美譽。但是在火力選擇上,德國偏向保守。火力佈局也讓人感到蛋痛不已。先說火力,首級戰艦拿騷級的11寸炮勉強說的過去。赫爾格蘭級戰列艦換裝成12門12寸炮。然後凱撒級12寸炮。一戰爆發後服役的國王級還是12寸炮。直到拜恩級戰列艦和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才分別換成強大的15寸和14寸炮。也許有人會以日德蘭海戰中德國戰巡對英國戰巡的屠殺為德國人開脫。但是隨後當托馬斯帶領著4條伊麗莎白女王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