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7月6日南京
汪精衛的還都鬧劇正在上演。突然整個南京城響起了零零散散的槍聲。汪精衛出門一看,青天白日旗被打成了篩子,不一會各處“政府”機關的電話打來了,他們插在各處的國旗被打斷打落了十多面。
汪精衛看到日本人這麼不給面子,氣不打一處來,於是派了得力的手下梅思平前往華夏派遣軍總司令部交涉。
時任華夏派遣軍參謀長的坂垣徵四郎耷拉著眼皮,一邊聽著梅思平訴說苦衷一半眯著眼睛。梅思平一見坂垣徵四郎心裡就有些發怵,說話也吞吞吐吐,坂垣不等他說完就站了起來,很是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
“你回去告訴汪院長,國旗要換成加三角杏黃布那種的,叫你們重建一個國家,你們為難,非要掛青天白日旗不可。你們掛就掛吧,但又不和重慶方面做出區別。大日本帝國是戰勝國,任何一個士兵都有權利阻止你們這種偷樑換柱的行為,別以為你們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告訴你們,你們什麼都不是!我不去找你們也就算了,你們偏偏還來找我,我命令你們回去後立即把國旗換掉!”
梅思平見狀只好垂頭喪氣的回去覆命,汪精衛聽了梅思平轉述的話後氣得渾身亂顫,只是現在的他不過是日本人養的一條狗,又有什麼法子反對主子的決定呢,只好忍氣吞聲了。
而在同一天晚上,蔣委員長從收錄機裡聽到了汪精衛的所謂“還都宣言”後氣得直拍桌子罵道:“不殺汪兆銘天理難容,誰閣下汪兆銘的人頭賞大洋十萬!”
戰爭進行到1940年,日本平民已經開始感受到戰爭帶給他們危害了,從1939年開始,日本國內發生坑了罕見的旱災,糧食普遍歉收,為此日本政府為了適應戰爭需要,實行限量購買糧食政策,還從國際市場購買了數十萬噸的麵粉以補充物資緊缺之需,加上日本政府將不少工廠轉為軍用,導致各種物資開始緊缺,而且還加大了徵稅政策,從1940年開始,每個日本人平均每年要繳納二十多日元的稅收,日本人民已經感到有些吃力了。
為了解決國際國內矛盾,日本大本營提出了縮減軍隊、節省軍費、繼續力量,準備打大仗的計劃,為此陸軍省決定把“以華制華”的政策放在解決華夏事變的首位,同時打算把在華夏的總兵力從85萬減至70萬,以後每年遞減,到1941年減至40到。
但是這個計劃卻註定是無法實現,在華的高階將領們一個個都整天喊著要繼續對華夏增兵,他們甚至聯合起來對大本營進行施壓,到最後大本營不得不屈服。
日本大本營很清楚,華夏人心中的首都是重慶,只要沒有滅掉重慶他們就根本沒有辦法從華夏脫身而出,所以能走的路只有一條,用武力去征服!
而想要攻佔重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被重重群山環繞起來的重慶地理位置實在太優越了,在這樣的地形下日本人的優勢兵力根本無法發揮,只能一座山頭一座山頭的去佔領。最重要的是日本陸軍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來發動一場大規模戰役了,在東北、華北、長江、沿海一帶的佔領已經抽空了日本的兵力,尤其是韓勇和第四集團軍和粵省的東江縱隊軍隊的存在更是耗去了日本大量兵力,致使他們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完成對重慶的攻擊。
為此日本大本營提出了用航空兵轟炸迫使重慶政府屈服的政策,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日軍航空兵對重慶進行了重點轟炸。其實從1938年2月開始日本就對重慶開始了轟炸,但是從今年開始轟炸進入了"gaochao",有時候一天的轟炸波次甚至達到了十多次。
七月九日上午,八架九七式重爆機和六架零式戰機從湖北宜昌起飛朝著重慶飛去,這波次的飛機由粟原輝少佐指揮,他們的任務是尋找分佈在重慶的高炮防空陣地並將其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