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傷亡還在增加。
漢軍營地也防不住夏軍的進攻,在交戰過程中,李陵和李廣利受傷被俘。
劉章得到訊息,只是覺得歷史發生了點偏差。
歷史上這一年,李陵是被匈奴俘虜的,當訊息傳到長安。
劉徹跟文武大臣召開朝會,朝會期間就問司馬遷對李陵投降的看法。
結果司馬遷為李陵辯解幾句觸怒了劉徹,被判了死罪,因為拿不出足夠的錢贖罪。
司馬遷被施以腐刑,出獄之後專心編撰《史記》。
“李陵被俘了,接下來劉徹會跟大臣們討論,司馬遷因此事遭難。”
劉章跟司馬遷的關係很不錯,不希望他遭受腐刑。
他有兩個選擇,要麼把李陵放回長安,要麼把司馬遷一家人接到夏國居住。
就是不知道這兩種選擇會對歷史有沒有改變,劉章不想把李林放回去。
李陵的家人早就被接過來了,那隻能把司馬遷和他家人接到新夏城。
“要不要把李陵放回去,李廣利也放了吧,把他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用。”
陳韻也不想殺了李廣利,讓他屈辱地活著更好。
“那就聽你的,把李廣利放回去。”
劉章也不想殺李廣利,跟他之間沒有太深的仇恨。
一個失敗的人,回到長安肯定會被別人冷嘲熱諷。
劉徹也會處罰李廣利,就算不死。也會失去爵位,免去官職。
被俘的將領中有確實有才能的,可以留下來。
“乘坐熱氣球的漢軍來到了夏國境內,我已經下令讓當地夏軍圍剿他們。”
幾萬漢軍乘坐熱氣球過來,劉徹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
那些受傷的漢軍被俘,被送到陽關治療。
等他們傷好了之後,分配到其他地方做幹活。
就不把被俘的漢軍放回去了,若是表現得好,給他們一個自由人身份。
到了傍晚,劉章下令讓追擊漢軍的夏軍撤回水泥城。
讓路博德把訊息送到長安,就看劉徹願不願意停戰求和。
路博德派人快馬加鞭把急報送到長安,詳細說明了這邊的戰況。
當劉徹收到陽關那邊的急報,看完之後頓時感覺一陣眩暈。
沒想到短時間內漢軍就慘敗了,再這麼打下去。
漢軍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乘坐熱氣球到達夏國境內的漢軍沒有訊息傳回來。
既然陽關外的漢軍傷亡慘重,估計夏國境內的漢軍情況也好不到哪去。
剛才劉徹又氣又急,就感到頭暈目眩。
大臣們多次勸他跟夏國和談,早點結束戰爭,劃清疆域界線。
劉徹執意要跟夏國開戰,認為三十萬大軍足以滅了夏國。
“難道就滅不了夏國,難道我當初的決策是錯的。”
劉徹在心中反覆想著,他知道漢軍的強大。
認為夏國不過是個彈丸小國,夏國人口也少,物資也少。
跟漢軍交戰也堅持不了多久,事實他想錯了。
夏國將士手中的武器足以短時間內戰勝對方,而夏軍的傷亡更少。
劉徹看完了路博德送來的急報,心中在想著是戰還是求和。
若是主動跟夏國求和,那豈不是跟當年像匈奴和親一樣。
對漢朝來說是莫大的屈辱。前幾年用各種手段來瓦解夏國內部團結。
結果都失敗了,派去的人訊息都沒有傳回來,估計也是遭遇不測。
劉徹想了很久,讓蘇文把東方朔叫來。
跟東方朔商議一下,為了漢朝的長治久安,不得不向夏國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