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從路邊攤上買的黃豆咖哩,摩頓森躺回車頂的小窩,望著絲絨般天空中的點點繁星。

在拉瓦爾品第往西三十公里處的塔克西拉,他們離開巴基斯坦的幹道開始往北轉進山區。幾百年前,塔克西拉是佛教和伊斯蘭教衝撞爭雄的宗教中心;但對摩頓森在車輪上搖搖晃晃的“學校”而言,這個地區幾百萬年前發生的板塊衝撞,才是更值得關心的事情。

在這裡,平原與高山相遇,古絲綢之路轉為險峻,道路變得無法預測。伊莎貝拉?伯特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探險家,她在1876年的旅行中,記錄了從印度亞板塊平原進入巴基斯坦的艱險旅程。“渴望到達高原的旅行者無法搭乘馬車或推車前往。”她寫道,“大部分的路必須徒步行走。如果旅行者在乎他的馬,就必須在崎嶇不平而且陡峭的下坡路段下馬行走,而且這種路段還不少。”

“‘路’,”她繼續寫道,“是花了極大的力氣和代價建造的,因為大自然強迫築路者照著她的引領,沿著她所刻畫的狹隘溪谷、溝壑、山峽與深淵來建造道路。有時‘路’只是懸在怒吼洪流上的巖架,而且長達好幾公里。當兩個車隊要會車時,其中一個車隊的牲口必須擠在山邊讓路,而他們立足的地方通常很危險。有一次與一個車隊交會時,我僕人的馬就被一匹載著貨的驢子擠落斷崖,淹死了。”

貝德福德卡車蜿蜒攀爬的這條喀喇崑崙公路,是伯特一行人所經山路的高價改良版。早在1958年,剛剛獨立、急著和中國建立運輸聯結的巴基斯坦,就開始了這項人類歷史上最艱難的高原道路建造工程。喀喇崑崙公路基本上是從崎嶇的印度河峽谷裡硬生生闢出來的,四百公里長的築路工程犧牲了四百名工人。建造這條“高速公路”時,工程師進行重機工作前,必須先將推土機整個拆開,用驢隊將零部件載上山,然後在山上重新將推土機組裝起來。巴基斯坦軍隊曾試圖用蘇式MI…17直升機將推土機送上山,但在首次飛行任務中,直升機就因強風和峽谷過窄,擦撞到崖壁後墜毀,機上九位成員全部喪生。

1968年,中國提出建造一條通往中亞的通途,中方負責監造策劃並提供經費,完成這條從中國喀什到伊斯蘭堡、長達一千三百公里的國際公路。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努力,動員了人數足夠組成一支軍隊的築路工人,這條名為“友誼公路”的道路終於在1978年宣告完工。

隨著海拔上升,空氣中開始飄來一絲初冬的寒意,摩頓森拿了一條羊毛毯裹住肩膀和頭。他頭一次開始擔心,自己能不能在寒季來臨前把學校蓋好。很快他搖搖頭,決定不要庸人自擾,把頭靠在乾草堆上,在卡車有規律的震動中睡著了。

第13節:艱難的回家路(4)

第一抹日光出現時,距離他頭頂不到兩米的(又鳥)籠裡,一隻公(又鳥)毫不留情地高聲啼叫起來。摩頓森睡得全身發麻,又冷又想上廁所。他彎身到車窗旁想讓司機停車,卻看見司機旁邊那位壯得像熊的副駕駛正把頭伸出車窗往下看,他順勢望去——下方四五百米深的峽谷底部,咖啡色的河水正在亂石叢中洶湧奔流。摩頓森轉頭往上看,河岸兩側都是筆直聳立、高差達數千米的花崗岩壁。

貝德福德卡車在一段極陡的坡路上奮力攀爬,穆罕默德手忙腳亂地來回換擋,最後甚至硬是用蠻力猛切到一擋,車子還是力不從心地往後滑退。摩頓森趴在車頂邊緣往下看,發現卡車後輪離峽谷邊緣不到一米遠,在穆罕默德拼命踩油門時,後輪扒起的碎石一直落向深谷。只要車輪離崖邊太近,副駕駛尖銳的口哨聲就會響起,然後車輪便又反向迴轉起來。

摩頓森不想打擾穆罕默德,回到車頂的座位裡。之前他來攀登喬戈裡峰時,一心只想著登頂,完全沒注意到這段沿印度河而上的道路;回程的路上,他又專心於思考為學校募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