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頁

史總很好學,把步驟一個一個用筆記在小本子上,雄心萬丈地想著以後自己要經常出去接生意,這種計劃書肯定也要經常做,所以要把格式什麼的弄弄清。

但是一看自己寫下的雞爪子字,史總的雄心就打了折扣。

嗯,手寫計劃書看來難度有點大。好在本身就是印刷廠,以後我就打字排版,搞成美美的列印版出去。

想定這條,史培軍的心情重又變得開朗起來,雄心也再一次上線。

不過從這天起,穿皮夾克的史總又多了一項新工作,就是練簽名。

計劃書可以用列印的,但簽合約不能啊,這簽名拿出去,必須比他身上穿的皮夾克還帥啊!

第130章 好好好,你最厲害

聽說史培軍家居然有這麼多親戚在教育系統, 而且還都是大大小小的領導,何小曼倒琢磨出一個新思路。

史培軍所說的那幾個學校, 都是c州的重點中小學。這幾年夜校熱的背後, 一定程度上也是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求所推動,而在這渴求背後,更有現實利益的考量。

其中尤其重點的一點,是彼時人們的社會身份有一道很分明的壁壘,初高中畢業透過招工渠道進去的叫工人, 大中專生分配進去的叫幹部。一個檔案歸勞動局, 一個檔案歸人事局,在身份上就已經有了隱隱的你高我低。

雖說考大學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但千軍萬馬從來都不會在半途潰散,他們一路廝殺, 其狀慘烈,比拼的有天資, 更有勤奮。

在後世,有一種讓老師見了兩眼放光、學生見了咬牙切齒的東西,就是以《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為首的教輔大軍。但八零年代比較質樸,還停留在基礎學習, 沒有這些「磨人的小妖精」。但沒產生不代表就沒市場,更不代表學生不需要。

就算學生們嘴上喊著不要不要,真正積極進取的勤奮孩子, 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的。

何小曼就在琢磨這個。

當然她的初衷並非要折磨學生, 而是要給那些正尋求突破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全的學習資料。

沒有網路, 沒有電腦,這些資料哪裡來?

請有經驗的教師彙編啊!

這彙編教學材料,就不是簡單的印刷廠可以獨立承擔的工作了。必須由教育部門作後盾,這樣才能請得動那些高階名師。何小曼原本從來沒有想過這一招,那是因為她不知道史培軍家居然有這麼多資源。但現在見識了,放任資源不去用,就有點可惜了。

畢竟你現在不上勁,等市場反應過來,就會有成千上萬的《實驗班》和《壓押題》蜂湧上市。

市場面前,清高不頂用,要的就是領先一步。

所以,培優印刷廠是否有可能做成培優教育文化集團呢?

再一次見面的時候,何小曼把這想法跟史培軍一說,史培軍直接就笑掉了大牙。

「我這麼個作業都要靠抄的人,給人家編學習資料?我的天哪,給我十個膽,我也不敢這麼想啊!」

「哪裡要你編,你要做的是組織!」

「組織也夠嗆啊,你說那些老師起碼要請到骨幹以上吧,我這三門功課加起來都不到一百分的渣渣,那些老師還會搭理我?」

史培軍笑得整了整皮夾克,似乎皮夾克都笑歪了似的。

「反正這目前還是個設想,馬上春節,你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總要去拜年吧……」

「都是他們來我們家拜年。」史培軍樂呵呵地糾正。

好好好,你最牛掰。何小曼不跟他計較,繼續道:「來你們家拜年的時候,肯定就會說到孩子的學業啊事業啊,你這個時候就可以趁機跟他們談談印刷考卷和學校教輔的事兒。」

「這個我在行啊